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9日电(通讯员 刘晗悦)为增强对“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了解农户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情况, 2022年12月24日至3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泰安片区的五名成员先后走访了泰安市3个乡镇、12个村庄,其中包括泰安市角峪镇的牛角草莓园、泰安市岱岳区金兰家庭农场、乡村振兴服务站及多个小麦种植示范基地等,共获得61份有效问卷。
实践队的第一站在岱岳区角峪镇开启。实践队员们首先拜访了牛角草莓园,以草莓产业为例,借此调研当地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下的政策、技术、渠道等的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农村脱贫政策。

图为温室大棚草莓生长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志浩 供图
在与草莓园区负责人马委员的交谈中,实践队对当地草莓产业种植现状有了初步认识。尤其在谈到以往让果农很是烦恼的销售渠道时,马委员则很是热情地和队员们分享到:“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村也正慢慢打开销路,去年我们村就开了一个网店,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都说我们的草莓又大又甜!”他还表示,由于近年来国家的支持和经济交通的发展,草莓的销售从以前的挑着筐子找买家到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再到买家主动找上门,直至今日的互联网销售,销路越来越宽,销量越来越高,果农们也越有干劲儿。

图为实践队员与负责人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志浩 供图
27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金兰家庭农场,在参观中了解到金兰家庭农场积极引进喷灌、滴灌、自动控制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延长生产链,正向现代农业过渡。同时制定了家庭农场建设标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提升现代高效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为金兰家庭农场灌溉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接下来实践队来到北苏村和东庄村进行入户调研和访谈,对当地个体农户的发展现状和他们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在最基层实地与普通的农户们的交流,队员们得到了新的灵感。首先,队员们来到了东庄村一家农户彭女士的家中,据彭女士讲述,她们村现有的都是传统农民,村里目前并未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得知,由于地形受制,加之当地农户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不便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了解情况后,实践队员向当地的村长与农民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耕作方式以及相关政策,并邀请当地农民填写了调查问卷。村民们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耕作方式表示认同,村长也表示将根据实践队宣传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关知识,积极推动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村长指出的农业集约化、机械化与劳动力过剩之间的矛盾,令队员们的思路开阔了许多。

图为当地农户填写新型职业农民相关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段琼 供图
当天下午,队员们在马庄镇的走访结果则有所不同。通过走访农户,队员们了解马庄镇曾定期开展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且当地居民普遍反映该培训活动对农业种植方式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新型的耕作方式也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其中,队员们从农户刘先生的口中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泰安市部分农业个体户进行了无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定期组织农户去往全国各地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校课堂进行职业技能和意识培养,除此之外,国家还发放培训书籍和教程,确保每户参与农民得到无偿的新农具和农业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农业补贴税。说到高兴处,刘先生还拿出了自己获得的新兴职业农民的证书和书籍,看着一张张证书一本本培训书籍,实践成员们不由得赞叹连连。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了解了所到地区的农户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情况,发现了当地在实施新兴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向农户们普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和知识,收获颇丰。同时队员们也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价值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