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安康“筑梦乡村,携手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4-07-20    阅读:
在服务中成长,以行动助力乡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西安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瀛湖镇,开展为期四天的“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活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发展。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讲述,第一天,实践团队前往瀛湖镇火星村党群服务中心,在茶园负责人康叔叔的带领下,前往茶园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经介绍得知瀛湖火星村茶园面积3600亩,从1976年开始种植到今已经五十余年,茶园采摘季在春季三到四月份,茶园采用茶树、黄豆间作种植,尽最大化利用土地,同时当地政府也促进城乡农产品来往循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加强“三农”工作,习总书记指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要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只有把农村农业搞好,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三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五是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六是加强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全面领导。
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天实践团队前往陕西安康鼓楼西街对非遗美食马国庆蒸面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马国庆蒸面传承人带领实践团队品尝非遗美食蒸面,参观了蒸面制造工艺,且讲述了马国庆蒸面这个地方性特色美食的发展历程,以及政府对于安康蒸面这一非遗美食的大度宣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第三天实践团队赴安康瀛湖对清泉村枇杷园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当地政府政府牢抓“南抓茶北抓桑东抓烤烟,枇杷鲜果抓环湖中央”的产业发展布局,促使枇杷产业链不断延伸,开始生产产出枇杷果片、枇杷蜜、枇杷花茶、枇杷膏以及枇杷罐头等一系列农产品,推动枇杷产业蓬勃发展,建设农民富裕、农业繁荣、农村和谐的农业面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第四天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康博物馆。感受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从历史文物到民俗艺术展区,感受安康地区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间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 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实践团也用行动落实,主动地去学习、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不仅为农村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团会继续践行“三下乡”精神,为我国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听取负责人介绍茶园
(实践团听取负责人介绍茶园)
实践团队听取非遗传承人讲解蒸面
(图示为实践团队听取非遗传承人讲解蒸面)
村委书记同实践团队讲述枇杷园详情
(图示为村委书记同实践团队讲述枇杷园详情)
实践团观赏博物馆文物
(图示为实践团观赏博物馆文物)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