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不仅仅是家族的传承,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团队走访走访数个北流的宗族村落和红色基地,参观宗祠,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法,深入了解了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渊源,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纽带。
自古以来,传统宗族文化常见于农村,常见的形式是“一村一姓一族”。大家同住一个村庄,围绕着供奉共同祖先的祠堂,构成严密的、有等级秩序的村民血缘地缘相结合的乡民共同体。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宗族活动逐渐减少,年轻人对宗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相对薄弱。然而,这也正是推动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契机。过去的宗族文化只局限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但互联网、数字化迅速地发展让许多宗族意识到可以借助多种线上的方式联结族人、宣传家风家规,加深族人对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例如由部分钟氏族人牵头把分布在广西不同乡镇的同姓氏族人组织起来,通过社会软件建群、公众号推广,发布族中最新资讯,组织助学、养老金募捐。他们还收集有关族内老人、先辈的红色故事,组织慰问老人、祭祖等活动。在宗族村落的田野边、街道里,宣传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比过去传统的宗族活动,现在的宗族联系更偏向互联网的情感维系,对于部分在外务工、读书的族人来说,宗族意识弱化。2014年起北流钟氏成立了钟氏研究会和钟氏商会,并在不同的城镇设立分会,使得散落在天南海北的族人有根可寻、有人可亲,给族人的情感联系提供一个链接,有利于赓续优秀文化基因、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对北流钟氏研究会会长和某部分宗亲进行了关于宗族活动的采访,了解到钟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族,遵循“勤耕以安身,善学以修身,笃行以立身”的家训,族人落实到现如今宗族乡贤的实际行动,养老、助学、救灾、互助,简化了过去的礼仪礼规,是传承创新宗族文化的具体案例。
红色文化滋养下的村庄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为使命任务,可作为发展宗族文化的教育资源,激发族人的爱国主义、家乡情感认同,为宗族文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北流市民乐镇在2003年被玉林市评定为革命老区乡镇,所属于17个行动村均被玉林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村,有革命遗迹23处,曾获得玉林市革命老区大会战先进乡镇等称号。同时,民乐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当地政府建设红色基地、修建名人烈士故居,切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使同宗同族的乡民自觉弘扬红色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深的地方,宗族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必须立足于优秀文化传统,构建多元化数字化平台,不断优化宗族内部工作策略与决策,重拾“家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良好的宗族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