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团队成员在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前合影)
步入橘子洲,远远便能望见那尊屹立于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他的长发随着江风似乎仍在飘动;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掀动时光帷幕,穿透百年时空,似与成员们展开心灵的对话。站在雕塑前,团队成员齐诵《沁园春·长沙》,仿佛能看到1925年的那个身影,站在这片土地,面对奔流不息的湘江,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微风拂过,湘水泛起涟漪,这穿越百年的诗句化作羽翼,载着思绪逆流而上,与那个站在湘江之畔、以文字为剑的青年重叠。那座雕塑不再是冰冷的石像,而是百年不熄的精神火炬,在风中不息燃烧,提醒着我们,伟人也是从青年走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跨越世纪长河,永远值得学习,其百年激荡的回响,依然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图二团队成员在《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前合影)
移步《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和问天台,团队成员面向东南方向的毛泽东雕塑肃立。江风渐劲,衣角翻飞,踌躇与迷惘也被一同吹散。此刻的“问天”,不再是迷茫中的求索,而是站在先辈肩膀上的回望与接力——回望他们以初心为炬照亮的前路,接力那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永恒使命。


(图三、四团队成员参观岳麓书院)
下午,团队来到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溯源文化之基,感悟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书院讲堂,"实事求是"的匾额高悬,笔力遒劲。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了解到青年毛泽东曾数次寓居于此,在此期间耳濡目染,深受书院"经世致用"学风影响。"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后来也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站在青年毛泽东当年读书思考的地方,触摸着书院斑驳的石墙,仿佛能感受到伟人青年时期求索真理的热忱。随着深入了解,我们知道毛泽东与蔡和森等进步青年正是在岳麓书院成立了新民学会,这个湖南最早的共产主义团体,如同一粒种子,在风雨飘摇中破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

(图五团队成员在湖南大学毛泽东雕像前合影)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从橘子洲头到岳麓书院,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青年毛泽东在这里读书、思考、实践,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重走伟人之路,不仅是为了认识青年毛泽东的光辉形象,更是为了汲取穿越时空的思想伟力,激起我们胸膛中澎湃的共鸣。今天活动虽暂告段落,但追寻的脚步不会停歇。接下来,团队将前往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等圣地,循着初心的星火,走向更深的岁月褶皱。
通讯员及其联系方式:赵雪莹 15538936644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