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三校艺疗聚闽清 古今对话润乡心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当艺术疗愈的现代理念碰撞千年古县的深厚文脉,一场服务乡村心灵建设的创新实践在闽清蓬勃展开。7月12日至13日,厦门医学院“临听心语,音绘乡途”实践队、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支队以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实践队齐聚闽清,以音乐为纽带,了解这座“礼乐文化之乡”,开启一场融合艺术疗愈与乡土文化的深度探索,共同探寻赋能乡村心灵振兴的新路径。
12日,三校实践队齐聚闽清县,围绕音乐疗愈在乡村场景中的应用为核心展开深度交流。学子们结合各自专业背景分享实践经验,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既深化了对音乐疗愈理论的认知,也为次日的文化探访奠定了扎实的实践思考基础。
13日,三校学子携手走进闽清县博物馆,聚焦闽清县十番音乐,从文化人类学与艺术治疗双重视角展开深度探究,系统梳理了这一音乐形态自明清时期形成以来的发展脉络,立体呈现出其复合性文化功能——作为地方社会记忆的鲜活载体,十番音乐通过周期性民俗展演构建起紧密的集体情感联结,在传统社会场域中持续发挥着显著的心理疏导作用。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闽清县博物馆参观。吴小涵 供图
随后,众人移步陈旸、陈祥道纪念堂,在讲解员的细致引领下,深入了解“棣萼一门双理学,梅溪千古两先生”的深厚底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文明对话,而在陈旸纪念堂内,讲解员生动阐释了这位北宋音乐理论巨匠宏篇巨著《乐书》的核心思想,其深邃内涵令师生们豁然开朗,更为现代音乐疗愈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与有力的理论印证。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陈旸、陈祥道纪念堂敲击编钟。吴小涵供图
                                  
图为厦门医学院与清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实践团队在陈旸、陈祥道纪念堂前合影。文永权 供图
此次三校实践队的深度联动,不仅是一次乡村服务行动,更是探索艺术疗愈本土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他们以音乐为情感纽带,融合前沿理念与古县文脉,在古今智慧碰撞与高校优势互补中,共同擘画艺术助力心理健康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图景。高校力量的集结,正为乡土注入“心”活力,奏响心灵关怀新篇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