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华东理工大学“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在正宁县榆林子镇开展的第七天支教活动圆满落幕。志愿者们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程与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带来知识滋养,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雪碧瓶里学物理——水火箭升空
在科学启蒙课程中,《水火箭的设计制作与实践》课堂上热闹非凡。孩子们用雪碧瓶、薄泡沫板等材料,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组装水火箭,借助手动打气筒提供动力,让简易水火箭成功升空。这一过程中,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们的认知。
神奇凝胶秀——水晶宝宝实验
在《水晶宝宝——理解凝胶现象》课堂上,孩子们将海藻酸钠滴入乳酸钙溶液,亲眼见证液体瞬间“变身”Q弹水晶宝宝的奇妙过程,在趣味实验中萌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初步理解了凝胶现象的科学原理。
走进信息时代——代码启蒙
在《走进信息时代 - 编程语言介绍与机器学习基础》课程里,孩子们认识到编程语言是人与机器交流的桥梁,为“1 + 1 = 10”的二进制换算感到新奇,更对高效的机学习技术充满向往,拓宽了对信息世界的认知边界。
歌声穿越千年——诗词鉴赏
在《诗词鉴赏:但愿人长久》课堂上,孩子们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品味诗词意境的同时,将“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编成歌声,稚嫩的童声在教室回荡,让古典诗词的魅力深深扎根。
横竖撇捺显风骨——硬笔书法
在《硬笔书法教学》课上,孩子们端正坐姿,专注临摹,每一笔横竖撇捺都力求工整有力,在书写中感受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体会汉字里蕴含的民族骨气,志愿者还对孩子们的作业进行细致面批,助力他们提升书写水平。
深入果园——正宁苹果调研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正宁县湫头镇王郎坡村,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正宁苹果开展深入调研。团队成员与村党支部副书记赵晓康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苹果的种植流程、生长环境等关键信息。调研结果显示,湫头镇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优越的产地环境为苹果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促使果实充分积累养分,活性物质与营养成分含量尤为突出,维生素丰富。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秉持绿色种植理念,施肥以羊粪、猪粪等有机肥为主,搭配生物菌肥,既保障了苹果品质,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产品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此次“三下乡”活动,华东理工大学支教团以科学与艺术课程为载体,点燃乡村儿童的学习与探索热情,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同时通过农业调研,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潜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力量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
(通讯员 王孟刚 王琦)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