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千年文脉映金陵——南京博物院暑期文化惠民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中华文化传承团

  为深化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7月3日南京博物院启动“文物里的中国”暑期特别活动,通过特色展览、非遗工坊、数字导览等多元形式,吸引日均超8000名观众走进这座拥有89年历史的“文化殿堂”。

  历史长廊新演绎 科技赋能焕生机

  在民国馆的复古老街中,研学团队跟随全息投影《南迁文物万里行》,见证抗战时期国宝迁徙的壮举。策展人李明介绍:“今年我们首次运用AI文物修复系统,还原了清宫旧藏《乾隆南巡图》受损卷册的数字影像。”博物院近年完成智慧化升级,观众通过小程序即可获取AR文物深度解说,实现“一码知千年”。

  > (研学团队在民国馆体验全息投影)

  晋国瑰宝惊现江南 特展引爆观展热潮

  重磅推出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青铜珍宝特展”成为焦点。展出的鸟尊(西周)、刖人守囿车(春秋)等67件一级文物中,半数属首次离晋展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张玮表示:“我们采用恒湿低氧展柜,确保脆弱的青铜器在江南梅雨季安全展出。”开展两周已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周末需提前三日预约。

  > (晋国特展青铜器展柜)

  非遗工坊活态传承 文化种子扎根童心

  在非遗体验区,云锦织机“咔嗒”声不绝于耳。十岁学生陈雨桐在传承人指导下完成云锦书签制作:“原来一根金线要裹1200圈孔雀羽毛!”今年新增的“文物修复师”体验项目,让孩子们用矿物颜料亲手修补陶器仿制品,在实操中理解文物保护理念。

  > (学生在非遗工坊学习云锦技艺)

  政企协创文化惠民

  博物院联合文旅部门推出“文博一卡通”,持卡可全年无限次参观全省23家博物馆。院长徐小跃强调:“我们将持续开发数字藏品、4D影院等新型文化产品,让文物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少年观众占比达42%,创历史新高。

  > (游客在特展馆前合影)

  文化薪火 数字相传

  南京博物院院长周清源表示:"数字化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激活传统文化基因的钥匙。未来将构建'云上南博'元宇宙平台,让文物在虚拟空间获得永恒生命。"随着文物数字基因库的持续扩容,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殿堂,正以科技创新书写文化传承的当代答卷。

通讯员 蔡馨怡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