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成长,呵护幼苗健康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实践团队依托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深入剖析农村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精心打磨《我的情绪我做主》《打败拖延症》等特色课程。采用“理论讲解+趣味游戏”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实践团队致力于为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筑牢防线,营造关爱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上心理课。)
开设手工课堂,激发创造潜能
秉持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教育理念,实践团队开设了充满趣味的手工课程。准备了彩纸、黏土、画笔等丰富多样的材料,带领孩子们一同制作纸艺花朵、黏土小动物、香囊等精美手工艺品。孩子们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制作过程中,团队队员耐心指导孩子们做出自己心仪的作品。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如繁星般闪耀,展现出他们无限的潜力,也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图为孩子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兴农
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践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生产地,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精心策划直播内容,从产品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到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进行详细生动的介绍。直播期间,队员们热情地与观众互动,耐心解答疑问,成功吸引众多网友了解当地农产品,通过网络帮助村民提高本地农产品知名度,让很多人知道本地优质的农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助农直播场景。)
深入基层调研,探寻实践之道
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当地村民家中,与村民们进行亲切交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子女的教育需求,再到家庭的经济来源,事无巨细,深入了解。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科学严谨的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洞察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专业知识,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图为实践队员走入村民家中调研场景。)
阜阳师范大学循梦而行志愿服务队将持续聚焦乡村发展,深入探索助力农村未成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勇担社会责任。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与社会影响力,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更加绚丽的篇章。
图文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循梦而行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