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播希望:彩云青藤支教队的花山乡成长之约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教育帮扶助力基层发展的有效路径,7 月 31 日至 8 月 10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彩云青藤支教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山乡杨家寨开展支教夏令营活动。队员们以知识为匙、以陪伴为暖,为当地孩子打开望向广阔世界的窗口,在十余天的朝夕相处中,书写下教育帮扶与心灵交融的青春篇章。
开营筑起点:携手共赴教育之约
开营仪式上,揭牌声与掌声交织,孩子们眼中满是对未知课程的好奇与期待。支教队员代表分享对此次支教的期待,承诺将用专业与热情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知识体验;镇雄县义工连冯老师也送上嘱托,“愿孩子们学得开心、收获成长”,话语间满是对乡村教育的守护与对孩子们的期许。
图为彩云青藤支教队队员合影。冯丽 供图。
课堂赋新能:多元课程点亮求知星火
支教队精心设计覆盖多领域的课程,让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扎根孩子心田。
科学启蒙课:物理课上,“鸡蛋浮水” 实验打破认知边界,孩子们亲手操作,见证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奇妙现象;化学课里,不同密度物质分层实验引发阵阵惊叹,“原来液体也能像积木一样叠起来”,好奇的提问声此起彼伏。队员们还结合乡村常见的水利、风力场景,引导孩子思考 “能否用村里的风与水发电”,让科学探索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图为上物理实验课的孩子。杨甲启 供图。
文化素养课:“会画画的作文课” 上,支教队员带领一年级孩子用画笔勾勒家乡春天,文字与画面交织,让写作不再枯燥;天文课带孩子遨游星河,了解星座背后的故事;抗战史课则通过鲜活事例,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扎根。
图为志愿者在孩子们上爱国教育主题课程。杨甲启 供图。
能力提升课:辩论课上,孩子们围绕 “零花钱该存还是该花” 展开激烈讨论,从最初的羞涩沉默到后来的据理力争,表达与逻辑思维显著提升;主持课上,队员们指导孩子练习发声技巧与站姿仪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勇敢站在台前展示自己。
图为一年级的孩子在认真上课。杨甲启 供图。
艺术创作课:脸谱绘画课上,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绘制出色彩斑斓的脸谱;草帽 DIY 绘画课中,普通草帽变身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手工课上,彩纸、黏土在指尖变成纸鸢、动物造型,承载着对父母的爱与对世界的想象。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的颁奖仪式。杨甲启 供图。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脸谱文化课。杨甲启 供图。
此外,队员们还贴心辅导孩子完成假期作业,组织读书会分享阅读心得,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陪伴润童心:点滴互动滋养成长
课间休息时,支教队员与孩子在操场玩跳绳、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欢笑声回荡在山间校园;谈心交流中,队员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用鼓励与支持帮孩子建立自信。
图为志愿者在陪孩子们玩游戏。向一鸣 供图。
每日开展的捡垃圾行动,更让环保理念深植孩子心中。从最初的观望犹豫,到后来主动捡起校园角落的垃圾,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说出 “要让花山乡一直干净”,展现出责任与担当的萌芽。
图为打扫卫生的孩子们。杨甲启 供图。
结营盼未来:爱与希望持续传递
夏令营最后一天,积分兑换礼物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用十几天里积极上课、参与活动积攒的积分,兑换到笔记本、画笔等心仪礼物,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 这份奖励,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更激励着未来继续进取。
离别时刻,孩子紧紧拉着队员的手,“老师,你们还会来吗?”“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教小朋友”,质朴的话语满是不舍与向往。
十余天的支教时光虽短,却在孩子与队员心中留下深刻印记。对孩子而言,这是一次拓宽视野、收获成长的旅程;对彩云青藤支教队队员来说,这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被孩子的纯真与热忱治愈、坚定公益教育信念的成长之旅。
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彩云青藤支教队将持续关注花山乡孩子的成长,通过线上交流、书籍捐赠等方式延续帮扶,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支教队伍,让爱与知识的星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点亮更多逐梦的远方。
图为支教结束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合影。唐俊强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