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就像家里的顶梁柱,看似不常提,却处处护着咱过日子。”7月3日,庄河市昌盛街道张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青衿力行基层服务团成员韩锦伟的比喻,让围坐的居民们频频点头。一场以“懂法用法护权益,社区生活更安心”为主题的普法活动,正让法律知识走进社区寻常百姓家。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8名团队成员通过PPT宣讲、“法律盲盒”互动、“法律锦囊”解读等形式,为居民送上实用法律指南。宪法宣讲课堂里,衡漪乐等志愿者用家常话讲解公民权利义务,结合社区案例拆解“邻里纠纷如何界定责任”“消费维权该找哪些部门”等问题,PPT上的重点内容被居民们纷纷用手机拍下。“原来宪法离咱这么近,孩子上学、老人赡养都有规定。”居民李阿姨边拍边说。

图为志愿者宣讲宪法相关内容。杨蕙萤供图
“法律盲盒”抽签处排起长队,孙大爷抽到“宅基地边界争议”签后犯了难。志愿者于丰源翻开民法典小册子,对照条款讲起类似调解案例:“您先找村委会做边界鉴定,保留好证据,调解不成还能走法律程序。”树荫下、餐桌旁,志愿者们走进居民家中,把法律条文变成贴心叮嘱,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里弄清维权门道。

图为志愿者讲解法律知识。杨蕙萤供图
村委广场的“法律趣体验”区,小宇在“生活里的法”问答中抽到未成年人保护题目,志愿者递上“法律锦囊”折页,用漫画讲解“校园欺凌如何求助”;张阿姨接过折页,团队成员结合她提到的广场舞噪音问题,指着“相邻关系”条款教她协商技巧。“这手册实用,揣着心里踏实。”张阿姨边圈重点边说。

图为居民参加“法律盲盒”活动。杨蕙萤供图
据统计,活动接待咨询86人次,分发折页200余份。社区副主任感慨:“以前居民遇纠纷要么忍要么闹,现在大学生讲得明白,大家知道按法律来,矛盾少了很多。”
服务团指导老师表示,将持续开展精准普法,让法治精神成为社区和谐的基石。这群青年学子用专业与热情,让法律之光照进社区角落,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