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学习 > 经济管理

想要做一名"接地气"的HR,这几个方面一定要具备!

有时候,最简朴的管理理念,往往最能解决问题。

几年前,时任阿里首席人才官的彭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HR要“接地气”。

她说:很多HR虽身在管理层,却很难接到地气,真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理想化的东西不能和现实结合。HR做不到“接地气”,那么就很难发挥战略伙伴作用。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会发现还是有不少不接地气的人,他们满口高深的专业术语,动不动就搬出大师理论和思想,可是要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变得无计可施。

今天,小汇就用《人民的名义》中,吃盒饭、骑单车、打篮球的沙瑞金书记为例,以瑞金书记的名义,和大家来聊聊,关于“接地气”的这件小事儿。

你可以不接地气,但摔死的时候别喊疼

“接地气”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不假大空,不想当然;

不脱离现实,不虚伪不浮夸不矫情;

做事实在、处事灵活、执行力强;

要做到以上这几点,有一重要的前提:你要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假如一位HR,连人力成本支出与预算都算不清楚,却天天和老板谈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甚至把这八个字变成公司的“管理口号”之一,挂在了公司的墙上,这就是不接地气。

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只觉得自己牛气冲天拳打哈佛脚踹剑桥高人一等。对于这种不接地气行为,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人民的名义》中的沙书记,在他杂乱的办公室桌前,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档。一位工作繁忙的省委书记,在工作之余还不忘记阅读和学习,这就是接地气的第一步。

反观光明区的区长孙连城,每天等着下班,业余时间看看外太空,只懂得喊喊口号不解决群众实际的困难。这类没能力又懒政的官员,你只会觉得他们虚伪,不接地气!

所以说,好学精神是“接地气”的第一步。如果不学习却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种不接地气,迟早会摔死你!

接地气不是懂业务,而是推进业务

最近几年,HR圈子都广泛的在谈HR要懂业务。

实际上,HR光懂业务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懂了业务之后,如果不知道去推动它,那就和你懂了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是一个道理。

在《人民的名义》中,沙瑞一上任就去外地调研,了解各县市具体情况,在调研之前自己还做足了功课,并找到县市一把手了解政务民情,这就叫懂业务。

但作为管理者,光懂业务可不够,更重要的是去推动业务。

为了推动业务,沙书记做了几件事:

1、请陈岩石老先生,为大家分享革命精神;

2、请李达康与高育良开“民主生活会”;

3、亲自召见侯亮平,强调反腐决心;

4、主持召开多次常委会讨论调研成果;

……

瑞金书记每次会议结束后,都有相应的决策,让各部门配合完成多项任务,这就是推进业务完成。

在推动业务方面,我们HR和沙书记之间可能相隔了N个李达康。

如何做一枚“接地气”的HR?沙瑞金书记手把手来教你!

作为一枚接地气的HR,并只不是你站在业务角度去建立一些流程和制度就足够了(当然建立一套流程与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是在这之前,是否可以用“接地气”地方式去帮助业务部门这才是关键。

比方说:

1、在录用人才时,是否可以给业务部门提供专业性意见,善于发现人才,并识破背景光鲜的庸才;

2、帮助业务经理使用人才,尤其是发挥员工优势,合理配置、认识员工问题,提升能力,改善业绩;

3、在公司处于人才危机的时候,是否可以帮助业务经理干脏活,比如裁人;

4、是否能第一时间了解业务需求和市场行情,提供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培养方案,并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业务部门怎么做。

……

如果每次一上来就大谈公司的方针政策,又不能帮到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你又如何说服业务部门来支持人力资源的工作呢?

在《人民的名义》中的沙书记在“接地气”方面,简直做了一个教科书式的示范。

沙书记从很多官员口中得知:易学习同志的好口碑,但这位沙书记没有急着接见或任用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同志。

他先是实地考察了易学习的工作,并与易学习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最后还去了易学习的家里深入交流。

又非常巧妙的以八张地图作为教具,用八张图,几乎让每个参会的人都回忆往昔,探讨交流。八张图,承载了改革开放建设者的泪水,和上一堂课,陈岩石的革命血火,一脉相承。

沙书记深知人力选拔的内核是:不能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流血又流泪。

亲自下基层做完了面谈,直接了解现实的情况,收集优秀工作的成绩,询问了各级部门领导的评价。在会议最后,沙书记才决定推荐易学习评定为模范,并考虑其成为省委常委。

一位省委书记做关键人才任免的时候都如此细致、负责、接地气;反观少数HR,在做人才梯队建设的时候,把邮件当做交流工具,把问卷当做调研渠道,把简历当做考察依据……

我们真的是要向沙书记好好学习了!

评定你是否“接地气”的五大标准

如何测试你是否“接地气”呢?

小汇用最简单的五个问题来考考你,作为一枚HR:

1、是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2、是否熟悉现在和将来企业的盈利模式?

3、是否能与业务部门一起用兵布阵?

4、是否掌握快速有效的人才招聘和培养方法?

5、是否能为一线主管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咨询服务?

以上五个问题,你有几个“是”,几个“否”?

如果能做到4点及4但以上的“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位比较“接地气”的HR了。

但是要做到4点及4点以上,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须在一家企业服务3年以上,因为如果不了解一家企业的运营模式,就会缺乏商业意识,也不会太懂业务经营,不具备和业务经理对话的基础,无论从成熟度,知识面还是专业度上都不达标。就很难谈“接地气”这件事儿了。

文末,小汇给大家划一下本文的重点:

1、管理上不接地气,早晚会摔死你

2、接地气不是懂业务,而是推进业务

3、接地气不是让你坐在办公室里,要走出去

4、经常跳槽的人,一般都不太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