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现场,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干得很别扭,其实只要稍加改动,工作马上就变得容易起来。由于动作不顺畅,工作人员的效率低下。斯坦福大学工业工程学士和硕士、改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顾问兼工程师梓内幸夫在《现场改善入门》一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中指出,作业人员自己往往意识不到存在的问题,经理人在现场检查时,就要注意运用“动作经济”的四项原则,改善工作人员的动作,消除动作浪费的现象。
1、缩短距离。具体地说,就是把零部件放在手指动一动就可以够到的地方,这可能有点困难。为此,工作台要做成弧形,零部件要放在垂手可拿的位置。
2、两手同时使用。一只手辅助另外一只手工作是不能被称作“同时使用”的。这时,首先需要研发出用一只手就能进行组装的夹具。然后再双管齐下,就可以用两只手同时做两样东西。假如在25厘米的距离之内两手可以同时对称并灵活使用的话,就会成为单手工作效率的两倍。并且这样一来,作业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也会变得容易起来。
3、减少多余的动作。除了临时放置、倒换左右手等显而易见的动作浪费之外,如过分谨慎地变换方向、目不转睛地查看、担心疏漏而过分操心等也属于动作浪费现象。要以一种想方设法地让作业人员能够更加轻松地工作的心情来观察、改善作业环境。
4、轻松工作。在作业方面有没有难受的姿势?有没有工作节奏杂乱无章的因素?要帮助员工以这种态度来完成工作。
CINDY BIN为世界经理人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