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学习 > 经济管理

从经济合算角度为您解读贷款炒股

“融资炒股”不是新鲜事。远的证券营业部透支炒股不提,2003年就炒作过一阵子的证券典当、保单质押、以及当时刚刚有点苗头的个人综合授信就拉开过大门。只不过,在A股市场低迷,而融资更方便的房地产市场火爆之际,这种融资渠道并未获得多少追捧。

时移俗易,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掉了个个儿,银行的冲动便又起来了,一方面,个人房贷业务萎缩得厉害,提前还贷的人群大增,另一方面很多已经提前还贷的人却感到后悔不已,眼巴巴看着故事的高收益率眼热心跳。于是,两个方面一拍即合,银行出面提供“综合授信”、“加按揭”等“金融创新”,空喊几声“不得挪作他用”,却并无实际监管措施,部分个人投资者见缝就钻,罔顾法律风险,更无视股市有涨必有跌的客观规律,毅然决然地冲杀进局。

从经济角度未必合算

贷款炒股不合法,其风险不言而喻,笔者在此无意多予置评,而是想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加以考量结论也也未必是合算的。

我们的记者详细描述了三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贷款炒股途径,笔者一一予以分析。首先,信用卡透支炒股,这是成本最高的方法,年息支出18%,且数额难以膨大,一般一张金卡也就能透支5万元,一个人办上10家银行的金卡已经“耸人听闻”了,也就能贷款50万元而已,此方案只能担当“愚昧”二字来评价。其次,伪造装修合同,这个办法和第一种比是五十步笑百步,利息虽然降低到6.93%,但是贷款额度较小,你总不好意思随便拿套房就说要花100万装修吧,银行还以为你住佘山呢。而且伪造合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关系办到的,况且,审查详细一点的银行会要你出示发票,一开发票就要交税,这下成本可就比信用卡套现还高了,用这种办法套取资金,属于后患无穷型的。

卖房炒股合法且收益可能更高

看上去唯一比较合理可行的就是“综合授信”了,利息支出相对低廉,6.12%一年,关键是额度较大,拥有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就可以贷出70万元左右,一年的支出就是70万元×6.12%=42840元。而70万元挪用去炒股,在牛市中获得30%收益并不困难,收益就是70万元×30%=210000元。净收益=210000-42840=167160元。

但是,且慢下结论说“贷款炒股真爽”云云。让我们看看另外一种算法,如果将这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出售套现去炒股,一年后再回购同档次的住房会出现什么结果?

众所周知,银行可以评估为100万元并按这个基数发放贷款的标的房产,市场出售的实际价格一般会略高些,我们假设还是100万元,那么在扣除相关税费后,会出现大致两种情况:一,该房已交房5年以上,属于普通居住用房,大概会支出税费共计3万元;二,该房属于非普通居住用房,大概要交税费共计8.5万元。现在卖方较难,一般税费都是上家负担,故两种情况下分别能到手97万元和91.5万元。接下来算房租,卖了房子投资者还得保持原来的生活质量,按现在上海市区的行情,100万元的房子每月只要3000元的租金绝对可以了,我们假设投资者一年一年的房租一起交掉,共计36000元。于是,到手的就分别剩下了934000元和879000元。还是用上面的收益率30%计算,这位投资者卖方一年炒股的净收益就是934000×30%=280200元,或者879000×30%=263700元。远高于通过“综合授信”贷款炒股所获得的167160元的收益。

根据这个逻辑推演下去,我们也很容易就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贷款炒股”会比“卖房炒股”收益更高,那就是在这一年间,房价猛涨,涨幅要超过10%以上,导致一年后投资者必须花超过110万以上的代价才能回购同等档次的住宅。不过,即使这个条件成立,我们还必须看到,“卖房炒股”完全符合法规政策,从而即使两者财务成本相同,所冒的法律风险也是不同的。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大家卖掉自己唯一的住房用于炒股,毕竟股市的风险很大,30%的收益没人能保证,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股市火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境况下,“贷款炒股”根本不经济,并非高招。如果手头有多套房产,出手后投入股市倒是一条可行之路。

本文经许可,摘自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