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的基金经理还未能做到这一点,也许是太年轻,也许是被超级大牛市遮望了双眼。因此,他们是该道歉,为昨天,为今天,更为明天。
基金的道歉虽言词种种,但表达的意思却是同一个:错误判断了形势,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对接二连三的下跌准备不足。而准备不足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白行情后面将会怎么走。这么说吧——他们对行情的走向,普遍缺乏足够的认识。
大家也许记忆犹新,基金的道歉并不是第一次。此前,记忆最深的一次是2002年3月30日,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景宏、基金景福的基金经理均对投资银广夏给基金造成的巨大损失,向基金持有人及社会各界表示歉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银广夏造假事件虽已渐行渐远,但是它应当是在整个基金业引发了深刻反思。然而,当新一轮牛市再起,市场再次变得疯狂,基金在疯狂中再次失去了矜持与谨慎,宏达事件(2008年4月22日复牌后连续7个跌停)砸伤了68只基金;ST股、题材股频频现身于数只基金的重仓股中;蓝筹股被基金联手炒得高了再高,而“蓝筹泡沫”的破灭又几乎牵扯了所有基金……
也许,历史总会重演,对于周而复始的股市更是如此。但基金作为投资界公认的“理财专家”,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其肩负的是信托重任,岂能举重若轻。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拿出了自己的血汗钱、养命钱,交给了基金,指望靠基金“钱生钱”。 因此,光有道歉是绝对不够的。
在海外成熟市场,基金经理一般需要有至少七八年的从业经验,对于在业内工作已久的人,投资实战经验会成为他们进入这一行的得力武器。而目前,中国基金业由于在近两年内膨胀过速,出现了基金经理短缺的现状。因而,对于相当部分年轻的、未经历过四年熊市的基金经理而言,尽快成熟起来,认清“我是谁”,学会独立思考,才是最为重要的。在这方面,老猎手、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有其深刻认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认识自己往往很难,但能否做到了解自己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自己的脆弱,在市场狂热时贪婪,市场低迷时恐惧。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能力以及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而对于基金经理的独立思考能力,王亚伟认为,专业投资者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并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否则犯错误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俗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对于中国年轻的基金和年轻的基金经理,大家应有一份宽容心,但关键是,基金不能一错再错,持有者不需要一再二、二再三的道歉,而是需要看到心服口服的成绩。
本文经许可,摘自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