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村民的鼓励下,她又陆续编写的多首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快板书,包括《群众路线在咱村》、《环乡路上展新颜》、《最美党员评选》《村官感想》等等,每次文艺演出,小董总是拿着两块快板唱出村里的、乡里的新事儿新词,村民们都夸:“这姑娘点子多,嘴巴快,词也是一套一套的,每次上台都挺期待的。”
她是心细如针的“好助理”。董思寒看起来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小姑娘,其实心比针尖细。在准备资料时,对于拿不准的,尤其是村民的姓名、年龄等,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打电话询问。用董思寒自己的话说:基层工作,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全心全意、扎扎实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村里有对无儿无女的老年夫妻崔明义、孔晓芳,10月份的一天他们老俩口找到董思寒,告知她孔晓芳阿姨的身份证号码错了,问能不能帮助她修改过来。董思寒深入询问他们的基本情况后,立即向派出所户籍科打了电话,仔细问清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证件,口头传达后,又仔细的将所需材料写在纸上。身份证号码修改后,细心的董思寒发现孔阿姨已经符合五保申请条件了,她找到孔阿姨帮助她办理了五保,老俩口逢人就说:“这闺女真好,让我俩享受了小棉袄似得贴心”。去年十月,正升社区书记崔金栋被选为“乡村之星”,需将材料上报农业局。董思寒便将填写申报材料的事都揽了过来,守着崔金栋问了个底朝天,事迹材料更是逐字校对、确认无误后才上报。今年3月的一天,一名村民反映小麦直补款账号错误,卡里没打上款。崔金栋正巧外出,便把这事交代给了董思寒。董思寒立即向乡农办打电话询问了处理流程,然后让村民留下身份信息和正确账号后,就赶去乡政府办理。第二天,村民就打电话给崔金栋说直补款到帐了。
工作近一年,董思寒遇到了无数“琐事”,而她一件件都放在心上,处理地井井有条。如今,崔金栋逢人就“显摆”:“我们社区的助理可能干了,交到她手上的事,总是办的又好又利索!”
助民致富,“笔杆子”转型“?好点子”。董思寒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写新闻材料是她的专长,而在农村工作中,她的“笔杆子”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董思寒利用自己的“笔杆子”为刘寨社区的大棚蔬菜种植写了大量宣传稿,并主动联系报社、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让老百姓的菜销的更广、更快了。刘寨社区书记石勇亮逢人便夸:“小董‘笔杆子’硬的很,还帮俺们社区义务宣传,现在好多打电话问俺买菜的,我们的菜不愁销路了!”今年年初,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董思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自己社区养猪的不多,但是周边几个养殖基地可是雪上加霜了。她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如何能减少损失。她还联系了市、县电视台,邀请记者来实地采访,说出了养殖户们的心声和愿望。现在,董思寒依然关注着猪肉价格,养殖户们看着认真的董思寒,都笑着说,“整天问情况,小董都快成专家了。”面对村民们的称赞,她说:“作为村官,我不是万能的,但我愿意发挥所长去帮助别人。眼前就是多宣传,帮助村民销售,其实心中真正揣着的是找寻带民致富的“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