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大学生新闻 > 大学生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5-11-13    阅读:
    来源:大学生校园网
正念训练是一种通过培养觉知、专注与自我感知的心理技能,旨在帮助个体减轻心理与思想压力、改善情绪,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将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帮助学生提升专注力、调整思维模式、改变自我认知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判断和清晰的认知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优化课程内容,筑牢训练主要阵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的主要阵地。将正念训练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以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开展正念训练的基础能力。具体实施可以结合现实案例向学生系统介绍正念训练的基本内涵、功能优势和训练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并从积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压力心理学等心理学角度来对正念训练的心理调节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增进学生对正念训练的认知认同。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尝试多种正念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结束后了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法,最大化发挥正念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赋能作用。

加强师资建设,强化训练引领主体。推动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育主体即教师对正念训练有一定的了解,善于将正念训练应用于课程教学、心理疏导等工作中。高校可以采用培、教、研等途径培养相关师资。其一,高校应聘请正念训练专家学者和优质导师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利用正念疗法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的经历,引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差异化的正念训练方法,或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让教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共同开展针对正念训练的教研活动,对在教学过程中收集的训练信息和难题进行共享和共商,集思广益探寻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其三,高校教师可以开展正念的相关科研活动,积极吸纳其他高校推进正念训练的经验成果和理论成果,并将科研所得应用于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探索融合形式,拓宽训练多元渠道。推动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探索创新融合形式,通过正念训练与校园建设和学习生活各要素的深度融合实现正念训练的常态化、持续化开展。在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成立社团等,定期开展正念训练、分享训练感悟,将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顺应跨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正念训练和其他学科教育的融合方式,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训练体验。此外,可将正念训练与考试、就业等容易产生学习压力的事项相结合,在期末考试、考研以及考公和校园招聘前夕开展专题正念训练,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和从容应对压力。

健全评价机制,评估训练实施效果。推动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应以目标为导向健全评价机制、加强训练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和调整介入工作。高校应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广泛收集学生每月参加集体正念训练次数、自主进行正念训练次数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于正念训练的认同水平。从教师、社团中获取信息,收集整理其在开展正念训练教学、举办正念训练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生意见反馈和训练感悟,根据这些信息对训练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精准定位影响训练效果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训练。

将正念训练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呵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要从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建设、探索融合形式和健全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最大化发挥正念训练对学生专注力提升、思维模式调整、自我认知改变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健康心理的引导和支持下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