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又称“北国春城”。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的地理中心。长春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农安县是长春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县城,也不乏缺少众多历史古迹和古建筑。九百多年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和部下们豪言壮语:“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其直捣黄龙的壮志豪情化为成语广为传颂,而黄龙府就是当今的农安县。
农安辽塔,位于长春市农安县宝塔街与黄龙路交汇处,始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983年﹣1030年)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吉林省现存唯一一座辽塔,也是我国现存位置最北的辽塔。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前,此塔因受风雨侵蚀已濒临坍塌,1953年开始修缮,后因故停工,1983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终使千年古塔恢复了原貌。
寻岱千古,古迹犹存
实践队员们首先对辽塔的基本背景和结构进行了了解。农安辽塔,建于辽圣宗时期(公元九八三年至一0三0年)为八角密檐式实心砖塔,共十三层,通高四十四米。造型简洁,风格端庄。在塔身第十层中部曾发现一小砖室,内藏铜铸的佛像和菩萨像,木制骨灰盒、瓷香熏,细线阴刻佛像银牌饰等珍贵文物,此塔对研究辽代宗教和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解放前此塔已濒临坍塌,一九五三年开始修缮,后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终使千年古塔恢复了原貌。
农安辽塔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细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塔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古人不曾照今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辽塔的古老历史使实践队员们不禁感慨保护古建筑的紧迫性,如果不及时进行修缮维护,这些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历史记忆的建筑,可能会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辽塔背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昭婷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们对辽塔进行了近距离的观赏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关于宝塔的采访。通过实践队员们的观察了解到,宝塔通高44米,气势恢宏,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具有密檐式风格,每一层都有八个角,角上挂着铜铃。塔檐向上挑起,给人一种优雅而庄重的感觉。
同时,实践队员也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据了解,农安县的古代叫做黄龙府,是宋朝的边疆重镇。相传,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这里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金国。辽塔也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间而建造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居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昭婷 供图
时间飞速流转,历史遗迹与文化在时间洪流中不断被冲刷,保护历史遗迹、修复古建筑便成了首要任务。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古建筑也是时间的见证者,修复它们,就是与时间对话,让历史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修复古建筑,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修复古建筑,照亮历史的光芒,启迪未来的智慧。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积淀。让古建筑焕发新生,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才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社会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昭婷 供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