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作为学校学院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桥梁,承载着探索与实践、学习与成长的双重使命。时值2024年暑期,“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暑期社会实践队作为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支重点队伍,带着满腔的热忱与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前往青海省西宁市的征程。此次,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青海西宁,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与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的活动主题。
  “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我们青年学子的一种期许、是对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一种诠释。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都要保持像当年革命先辈一样永不动摇的初心,像磐石般坚韧不拔的品格;它鼓励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照亮前行的道路,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深入了解西宁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探索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当地的发展献计献策。
  西宁,这座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西宁见证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为多民族聚居地,西宁的多元文化特色尤为鲜明。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元,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我们期待能更全面地了解西宁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实践准备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准备。团队成员包括了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旨在通过跨专业的视角深入了解青海的文化和历史。我们通过网络资源、书籍和专家访谈等方式,对青海省博物馆、藏文化博物馆、原子城纪念馆进行了初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参观计划和学习目标。此外,团队还进行了团队建设活动,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为后续的实地考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行程概述
  1.第一天:
  当天下午到达目的地,针对此次流程,联络实践地点团委,对接当地负责人并沟通具体情况,向当地负责人了解行程安排的同时,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根据沟通结果制定详细合理的安排,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分。
  2.第二天:
  上午开展实践队交流会,队员之间交流想法,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午对实践队队员进行集中培训,带领队员学习社会实践的礼仪礼貌、应急措施等知识,同时进行准备相关物资的筹备与整理,如队旗、队服、横幅等物资。
  3.第三天: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中国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是青海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展示了青海省的自然环境、历史文物、民族文化等内容,特别是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藏族文化有着详尽的介绍。通过参观,实践队成员能够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通过红色展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第四天
  前往原子城纪念馆,开始参观。
  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原子城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而建立的,它记录了中国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通过参观,实践队成员可以深刻感受到“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参观纪念馆的展览,了解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继续深入参观纪念馆,与馆内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核工业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参加纪念馆组织的座谈会或宣讲活动,与参建者进行交流,感受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总结学习精神内涵,整理心得体会,并准备第二天的行程筹划。
  5.第五天
  前往藏文化博物馆,了解当地多元文化及风土人情。
  藏文化博物馆位于西宁市,是研究和展示藏族文化的专业性博物馆。通过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和多媒体展示,向参观者介绍了藏族的历史、宗教、艺术和日常生活,是了解藏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实践队成员可以在此深入学习藏传佛教的历史和影响,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6.第六天
  总结梳理前日流程不足,讨论今日活动内容。晚上举行篝火晚会,分享红色故事,颂唱红色歌曲。
  7.第七天
  进行活动总结整理,集中讨论并进行调研报告分工,在近期共同完成活动开展情况及心得体会。
  四、实践历程
  团队成员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领略了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首先,青海省博物馆的展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青海红色革命文化展厅。在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厅,讲解员以百年来青海革命文物为线索,带大家重温了青海大地上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一个个红色文化故事,让大家再次被长征精神、西路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新青海精神所震撼,被青海各族人民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深触动。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被博物馆精心设计的展览布局和丰富的藏品所吸引,不仅对青海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多元文化在该地区的交融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青海人民面对家国大义时的英勇顽强、智慧和创造力。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些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青海文化的理解,也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在原子城纪念馆,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化了对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认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基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馆内展示了中国研制“两弹”的艰辛历程,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生动的实景模拟和场景复原,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展馆中陈列着‌东方二甲型导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在内的二百余件实物、模型及仪器设备,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场景复原,展现了原子城基地以来的艰辛岁月。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登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来的每一代人。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原子城博物馆、地下核试验场遗址、科学家生活区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学生们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在原子城博物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图文资料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此外,实践队还与当地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科研人员分享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坚持科研工作的经历,以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故事。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经历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深受感动,也让他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在藏文化博物馆,团队成员们遨游于丰富的藏族历史文化长河,领略人类智慧和情感的辉煌。藏文化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藏族历史文物、艺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演示,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藏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长达618米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它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藏族文化深度和广度的体现。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了体验活动,如唐卡绘制和品尝藏餐,这些互动体验让我们的参观之旅更加生动和难忘。通过如此的文化探索,团队成员对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从辉煌的历史走来,向命运与共的未来走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丰富多彩的青藏高原独有的民族文化,正是各民族文化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华文化的“汪洋大海”。通过参观藏文化博物馆,队员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此次活动,连接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活动总结与展望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不仅深化了队员们的红色文化认知,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活动的总结与展望:
  (一)活动总结
  1.文化体验与历史感悟:实践队参观了多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文化景点,如青海省博物馆红色革命文化展、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等,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与牺牲,对红色文化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了红色历史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影响,认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前进的动力。
  2.团队合作与个人成长:活动中,队员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资料搜集、现场调研、报告撰写等一系列任务,不仅锻炼了个人能力,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通过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队员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在沟通、组织、应变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空间。
  3.社会责任与未来展望:实践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未来展望
  1.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队计划将此次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和感悟整理成报告或论文,与更多的人分享,同时探索更多创新的方式,如制作短视频、举办讲座等,以更生动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激发更多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2.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与更多高校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持续的社会实践与服务: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收获转化为持续的社会服务行动,如参与社区建设、支教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初心如磐石,光辉照前路”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青海省西宁市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更激发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承红色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民族同心·乡村健康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暑期实践团队“彝盟知行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了以“重踏彝海结盟路,乡村振兴健康行”为主题

星火微光,照亮盲路

我国南航“光盲之路”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