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凛毅先生介绍,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哩”,这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大型纳西族古典音乐组曲,歌乐舞并茂,是纳西族音乐的杰出代表。和凛毅先生与白沙细乐的缘分始于儿时,在丽江当地纳西族的礼仪活动中,他初次接触到这一古老音乐,并从此深深着迷。12岁时,他拿起白沙细乐中的重要乐器竖笛,开启了传承之旅,如今一家三代八口人都投身于白沙细乐的传承,累计传承时长近200年。
谈及学习经历,和凛毅先生感慨万千。他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支持,尤其难忘父亲倡导男女平等参与白沙细乐传承,让许多纳西族妇女也加入进来,为传承注入新力量。学习过程困难重重,由于白沙细乐过去没有乐谱,全靠口传心授,仅靠“哒、哩、咯”三个音符传承,坚持练习成为最大挑战。为提升技艺,和凛毅先生不断练习,积极参与各类纳西族礼仪活动,还常与老一辈传承人交流学习。
在和凛毅先生心中,白沙细乐早已融入纳西族的民族性格,是纳西人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他认为,尽管如今白沙细乐的知晓度有所提升,但愿意将其作为终身事业的年轻人较少,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强调,传承白沙细乐需要耐心、恒心,以及对纳西族文化的敬重与传承之心,家人的鼓励和自身的坚持是他坚守的动力。
近年来,白沙细乐的传承得到了多方助力。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本地民众与游客的喜爱,都为其传承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凛毅先生提到,如今的传承环境已大大改善,国家给予的荣誉和搭建的平台,让传承人的地位得到提升。
对于云南口传文化的未来,和凛毅先生充满期待。他表示,白沙细乐是丽江纳西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一定要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和保护它。在信息化时代,他非常愿意借助网站等平台分享传承经验,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纳西族文化。
此次与和凛毅先生的对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白沙细乐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相信在和凛毅先生等传承人的努力下,白沙细乐这一古老的口传文化将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也期待云南更多的口传文化能得到传承与发展,让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