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变废为宝”实践队队员来到当地超市,与超市工作人员协商后,队员们分工清理超市废弃物并集中进行垃圾分类,在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近几年超市的废弃物处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垃圾分类尚未推行,超市仓库内并未设置可供分类的垃圾桶,超市工作人员习惯于将所有废弃物集中处理,而如今,在国家号召建设绿色城市的背景下,当地的市场流通科负责大型超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推动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其按要求落实垃圾分类宣传、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工作,并且限制或禁止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销售和利用。超市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垃圾分类计划,设置了分类回收容器、箱房、桶站等基础设施。经过一天的努力,实践队员们帮助超市提前完成废弃物处理,并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工作,了解垃圾分类过程。一位超市工作人员高度赞扬了实践队员的活动,肯定了实践队员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
1月13日上午,“变废为宝”实践队为积极服务社会主义美好学校建设,来到青州市宏德初级中学,开启了解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探索之旅。课堂第一步,实践队队员引导学生树立垃圾分类意识,队员们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全球每年的垃圾产量,以及填埋、焚烧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一幕幕危害地球的画面触动人心,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时刻注意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随着课堂的深入,实践队员向学生们展示了日常参与垃圾分类的照片并细致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正确方式与意义。最后,为了巩固宣传成果,让同学们真正将垃圾分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队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发表见解,调动了学生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微薄之力。
为深入了解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实践队员来到青州市富贵牡丹园社区居委会进行垃圾分类调查。起初,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展示了小区内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居民近期进行垃圾分类的效果,并表示每月都会向社区居民发放免费的垃圾袋,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活动,还会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年迈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随着交流的深入,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目前社区中的垃圾分类主要流程是,按照片区设定“桶长责任制”,落实辖区内垃圾分散收集点到个人,提高责任桶实际分类的准确率,并通过可回收物兑换抽奖机会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派发礼品的同时,记录领奖人员的个人信息,在社区内进行标榜。
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队员们通过对青州市进行垃圾分类调查,深化了自身环保意识,同时,在走访宣传阶段,也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不断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三千繁华,不如一抹湖光山色,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和社区参与垃圾分类,一起为建设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