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不求见面惟通谒,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为了调查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习俗的变化,2023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欢岁迎春调研队成员来到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走访实践。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洁祀祖祢,进酒降神毕,……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官府僚属亦往来拜贺。《后汉书·吴良传》:(良)初为郡吏,岁旦与掾吏入贺(太守)门下。至南北朝时期,则“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到宋代,拜年不仅是民间普通百姓祝贺新年、交流思想、增强家族团结的一种形式,也是上层社会联络感情、扩大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到了明代,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其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国以后,开始有了印制的贺年片,其内容格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恭贺新禧”等字。随着科技的发展,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的拜年方式又兴起了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实践队员在社区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居民们就春节传统文化之一的拜年进行调研。通过对居民们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实践队员了解到绝大多数居民对拜年都非常熟悉,并了解到,拜年前要先预约,不要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以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一般向长辈拜年多选择上午,又不可过早,由于平时劳碌,春节期间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饭的招待,可根据饭局的时间来确定拜年的时间,要提前到达,不要等开饭的时间再到,应该留有寒暄问候聊天的时间 。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难免影响主人休息。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所以做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在进行大致问卷调查后,实践队员深入社区,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次实践活动聚焦春节传统文化之一的拜年,不仅让实践队员对与拜年的含义,来历以及拜年作为春节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下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让我们看到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鼓舞了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绘时代风采的信心。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睹物追昔,鉴往知来

睹物追昔,鉴往知来

为深入了解抗战历史,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党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新发展理念,2023年1月22日,碱基互补配队重庆分队前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