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文化的积淀,它诉说着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传承,“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一撇一捺,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为传承国粹文化,弘扬书法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质,2023年7月10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魁星白泽队来到了开平市青少年宫开展书法公益课堂,演绎书法的神奇魅力。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翻阅沉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唯有书法最为精妙。书法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进,从甲骨文到行书,它以汉字为载体,与文学、历史、美学等艺术相结合,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但现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发展,很多人早已在快节奏洪流的席卷中忘却了这一国粹精华,青少年对书法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次三下乡义教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推广书法的公益课堂,带领青少宫的小朋友们感受书法之美,体会书法精神。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进行书法练习
书道无捷径,萍心志贵坚。课堂上,宣纸、毛笔、砚台整齐地摆放在桌前,墨香浸染,整个课室仿佛回到了古代书塾。从体正势圆的篆书,到笔画公整的楷书,再到个性张扬的草书;从王羲之挥毫泼墨,到颜真卿挥斥方遒,再到赵孟頫削繁就简,黑墨白纸间,是源远流长,是笔墨丹青。带着对探索书法的热情,小朋友们跟随着我们的步伐,提笔落字。尽管他们对书法的规则还不熟悉,但一笔一画间尽是对书法的认真与敬畏。稚嫩的手,稳握的毛笔,屏息静声,诚心正意。墨迹逐渐晕染洇开,丝丝缕缕渗进宣纸,他们或有机会领略王羲之曲水流觞兰亭集序的充沛气韵,黄庭坚寒溪炊烟松风阁的沉郁幽方。小小的童心开始沉醉于魏碑晋书,沉醉于唐烟宋雨,沉醉于宣纸于狼毫从滞涩到流畅、从生疏到亲昵的微妙感觉......
学书法不仅是学写字,而是学其中修炼人性,陶冶情操的艺术。古人云,书如其人。在一方小天地里,书法可以寄以驰骋纵横之志,可以发挥人的本色性灵。心正则笔正。通过书法,我们可见时代精神,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通过书法,我们可见堂堂正正的民族魂,沉静如海,宽厚如山。书法之美,要靠意蕴来壮大,靠精神来涵养,由此,才能在文坛奇葩绽放。
心中有沟壑,笔墨做山河。我们徜徉在黑白相间的世界,享受着翰墨飘香的精神魅力。书法是一种无声的艺术,在笔墨交融之间凝聚安然,在无形中启迪人生。或是淡泊宁静,或是修养自谦......临摹是为传承,求变是为创新,多练是为勤学,欣赏是为追美。古往今来,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传承着华夏文明,它作为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其暗合道妙的艺术精神正是人性的光辉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显现。起折转顿,横竖撇捺,墨迹飞洒如杨柳。笔触情深,我们共同握着笔,化身诗意的使者,在字里行间传承着这一份不朽的书法精神。
钟鼎千字,龟甲苍茫。“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书法进课堂,是对青少年发展的寄寓,亦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次的公益推广,不仅为我们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注入了活力,也将书法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深植于我们每位青少年的心间。
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队伍:魁星白泽队
作者:罗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