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赋能乡村振兴”专项计划 | 云蒙茶香溢,木耳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06    阅读: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7月29日,西北大学法学院“云蒙茗香,葳蕤繁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进行实地调研。“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农村考察,每到一处,在田间地头、产业园区,他总会关心过问当地的助农富农种植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于2020年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了解该村发展木耳产业情况,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小队调研回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过的柞水木耳乡村特色产业,见证了其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团队合影)
  走访木耳小镇
  西川村是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下辖村,柞水县生态环境优良,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出产的木耳以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2007年,“柞水黑木耳”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0年12月,当时的农业部批准对“柞水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当地的木耳小镇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打造的“特色旅游小镇”小镇上有一个柞水木耳博物馆,主题为木耳和食用菌文化,以绿色低碳材料为主,馆内分别有历史文化区、标本展示区、菌艺展示区、生态模拟区等多个区域,多方面反映了当地的食用菌文化,在这里,实践组的队员们不仅看到了食用菌栽培的悠久历史及各种相关科学文献,还顺便了解了各类食用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队员们随后又来到西川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秦峰农业,进一步了解木耳加工和销售情况。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木耳盛产车间的加工设备,在电商销售方面,他们将产品放在抖音、天猫、832扶贫平台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将产品售卖到全国各地。
  (队员参观木耳博物馆)
  (队员采访工作人员)
  (队员参观生产车间)
  采访村支书
  为了更好的了解木耳产业,队员们对西川村下梁镇的村支书进行了访谈。村支书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木耳的基本情况,原来早期木耳是以地栽为主,后来改进为大棚模式,这样一来既节约土地也便于管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大棚采用自动化管理,可以远程进行控制温度和湿度,还能线上与专家交流。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木耳产业,以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提高了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电商这类新的的销售方式也给柞水木耳带来了新的生机。村支书还说到当地劳动力的流失也是最近几年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
  (队员进行采访记录)
  (队员采访西川村村支书)
  参观研发中心
  西川村内有一个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这里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队员们来到木耳研发大棚,仔细观察木耳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到木耳类及其他品类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通过交流,队员们得知在研发中心主要培育的是一些野生菌类为主,再经过人工干预驯化的新品种,也就是引进的改良版。
  (队员进行采访)
  (队员近距离观察木耳生长情况)
  品云蒙山茶
  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地处秦岭腹地,因为山大沟深,很早以前,“贫穷”“落后”是这里的代名词。为了彻底摆脱全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中台村“四支队伍”充分抓住苏陕协作重点扶贫产业项目机遇,在江苏南京高淳驻柞工作组援建下,建成柞水唯一的“绿色茶叶示范基地”,茶叶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早在2018年,时任南京市高淳区驻柞工作组组长、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宏玉组织援柞农业专家在走访中发现,柞水是商洛市唯一没有茶叶产业的县,而茶叶恰恰是高淳富民的一项重要产业。从2019年开始,苏陕两省结对帮扶,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驻柞水工作组在杨宏玉的带领下,大力推进东西协作,实现南茶北移,千亩无性系茶叶种植园应运而生。
  中台村“省级非遗传承人”魏绪明老人的渔鼓独唱《喜悦的茶园》,“云蒙山茶真是美,云蒙山茶就是香,各地品茶到中台,几种名茶品一品。眼下就要采芽尖,高档茶叶闯天涯,吃也香、睡也甜,精神饱满建家园。”就是云蒙山茶的真实写照。
  (队员了解云蒙茶山产品)
  实践队员们走在西川村的小道上,看到的是更青的山、更蓝的天、更绿的水、更好的新农村,看到的是精神面貌更好的西川村人民。他们紧跟时代步伐,抓紧了乡村振兴机遇,不断地发展创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脱贫攻坚绝不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我们永远在路上。

  队伍专项:赋能乡村振兴
  队伍名称:“云蒙茗香,葳蕤繁祉”
  所属院系:法学院
  负责人姓名:蒋智溶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