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赋能振兴路 文旅融合绘白溪 —湖南工商大学“望山”青禾服务队赴白溪关村开展农文旅融合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通讯员黎慧如李栅乐曹晨)7月23日,湖南工商大学“望山”青禾服务队深入湘西州古丈县断龙山镇白溪关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从白溪关水电站到废弃锰矿工厂,从山间草原到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场,调研团队与白溪关村村书记田珊一道,走进村落肌理,探寻这座湘西山村的融合振兴密码。
  
  峡谷为核:生态与文化共筑基底
  白溪关水电站所在的峡谷地带,是农文旅融合的核心载体。据规划,这里将依托峡谷生态禀赋,打造水上浮桥、穿山隧道、悬崖秋千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所有设施均采用与山体相融的环保材料,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同时,自然景观与土家族文化将实现深度绑定:隧道内壁通过投影再现“土家先民劈山引水”传说,观景平台循环播放方言山歌。“不是建几个景点就完了,要让游客走一路、品一路文化。”田书记说,这种“生态观光+文化沉浸”模式,正为农文旅融合筑牢双重根基。
 
  
  图为村书记与队员们在白溪关水电站合影 郭佳晨摄。
  
  厂房为脉:工业遗产激活新动能
  
  山腰处的废弃锰矿工厂,承载着村庄的工业记忆,目前正被纳入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进行保护性活化。按照“保留工业原貌、融入民族特色”的思路,厂区将转型为综合性文旅空间,保留原有厂房结构的同时植入土家族文化元素,打造集游客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驿站。“这些老砖老墙都是故事,改造时得让历史看得见、摸得着。”田书记介绍,改造将严格遵循土地使用政策,在原有厂区范围内优化功能布局,让工业遗产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图为村书记与队员们走访废弃锰矿工厂 郭佳晨摄。
  
  草甸为翼:民俗点亮夜间经济
  
  村内的草原资源是激活乡村夜间活力的重要引擎。据规划,星空露营地将依托草原开阔夜景,打造“夜色+民俗”的沉浸式体验:夜幕降临后,篝火摆手舞,月光织锦体验、“草原故事会”等活动将轮番上演。“游客来不光是看风景,是要体验咱土家族人的日子,”田书记说,通过这种“夜间休闲+文化体验”模式,既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又能让村民通过服务增收,“让草原的夜晚变成‘金时段’,这才是融合的意义。”
  
  
  图为村书记与队员在山间草原合照 张慧敏摄。
  
  产业为基:循环链条夯实根基
  
  规划中的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场是农文旅融合的产业支撑。该项目计划养殖2000余只绿壳蛋鸡,配套环保系统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用于茶园、中药材基地;生态鸡蛋、茶叶将作为“白溪伴手礼”供游客选购。“农业是根,文旅是叶,根壮了叶才茂,”村书记田珊指着茶园规划图说,游客可直观了解“养殖—种植—加工”的生态循环,让农业生产本身成为可体验的文旅内容。
  
  
  农文旅融合的本质,是让乡村资源“活”起来、文化“火”起来、群众“富”起来。白溪关村的实践中,田书记那句“融合不是跟风,是把咱自己的好东西做透”,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朴素的方法论。湖南工商大学学子的调研之行,见证着这座湘西山村以实干为笔,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的振兴故事——这里的山水有魂,这里的文化有韵,这里的未来正透着新希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