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聚焦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吉安74日电(通讯员 李仪)为探索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溯百年初心,助振兴之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4日上午前往吉安市峡江县上盖村调研。
上午8时至12时,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溯百年初心,助振兴之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驱车来到上盖村,上盖村的第一书记帅书记带领乡亲走向致富路,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实践服务队跟随帅书记开启了调研之旅。
党建引领,产业富农

据帅书记说,之所以选择鮰鱼养殖产业作为上盖村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是因为上盖村有三大优势。一,当地水质比较好,鮰鱼养殖基地临近峡江第二大水库——幸福水库,用水渠将水引入基地,给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二,政策支持,当地政府政策给予当地养殖户大力支持,包括技术指导,贷款优惠等等。三,技术优势,养殖基地靠近峡江县鱼中场技术基地,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交流。
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村书记提前带头投入生产,同时走访牵线联系湖北企业拓宽销路,游说80多户水产养殖户加入合作社。为了打消村民顾虑,由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带头做帮带人,统购统销,以保底价13.5元/斤的价格与企业签订合同,打消了许多村民的顾虑。鮰鱼七八个月的生长期就可以获得收益,可以使农民快速回本,可谓收益有回报。
去年8月,上盖村丰收3000万尾鱼,每个农户增收1万元左右,未来两年,上盖村将加快发展鱼旅经济,预计增收500万元。同时,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集体收入将用于公益性帮扶事业,助力更多村民致富。
 
党建引领,产业扶贫
 
接下来实践队来到产业联盟党支部杨梅基地。
基地负责人姚书记,曾是上海知青,下乡结束后留在本地。姚书记于2010年投入70多万建立杨梅合作社。由于杨梅是在新枝上结果,所以每年需要剪掉旧枝,这一举措能对杨梅树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据介绍,姚书记专门去浙江产业园区引进种植杨梅以及杨梅树剪枝技术,他非常重视杨梅的储藏和运输技术,自建冷库保存,还拓宽了销售渠道,去年仅通过网上销售就获利200万元。
实践队还参观了当地特色白茶种植基地,这种茶是特地从浙江引进的,味道香甜绵密,色泽碧绿,具有抵抗肿瘤,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功效。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制作工序少,村民经过培训也可以进行生产。
 
接着,实践队参观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上盖村自古以来就是依山傍水,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大约50亩,村民们依靠精耕细作的劳动,可以使自己过得比较富足。但随着社会化、机械化的发展,这个村子的收入逐渐减少,大家只靠着简单的农业生产,不足以养活生计。随着村委书记牵头,产业大户投资,村民入股,村子开始引进机械化生产。自2021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事业项目,这里的居民实现了播种育秧收割自动化,并且使用无人机进行除草杀菌。未来该村会加大对于现代化机械的投入,促进居民的收入增加。姚春海主理人介绍。
 
上午12时,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溯百年初心,助振兴之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以“聚焦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的实践活动落下帷幕。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服务队队员切实感受到了地方党员对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视与基层党支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相信通过党员干部与群众们的共同努力,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