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以镰刀锄头之器,燃红色革命烈火

       广州起义继南昌,旗帜鲜明见主张。只有人民救中国,更无道路是康庄。
       将成即毁原赏试,虽败犹荣应赞扬。岗上红花开满地,卅年前事永难忘。  
       2022年7月8日下午,我们广东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穗粤静好队,迈着严肃的步伐,踏入广州起义纪念馆,参与这场激动人心的广州起义沉浸式体验话剧——“1927永远的红色”。该话剧将广州起义的史实与后代情感体悟融合升华,以国家一级文物红布带为线索串联讲述整个广州起义的历史,以革命文物带动剧情发展,歌颂了张太雷、梁桂华、陆更夫、杨馨坤等先烈的英雄壮举和革命情怀,揭示了红布带所蕴含的深刻的革命理想和信仰内涵。歌颂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同志们,我们今天将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我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了!”我们跟随着张太雷以及各位革命同志,呐喊出最响亮的口号。这时,我的心中也受到深深的感触,紧握着拳头,感受到只有呐喊,只有冲锋,只有燃起心中的革命烈火,才能在枪杆子里出政权,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一场伟大革命战斗争的道路。
    “同志们,快,带上你们的红布带!这是我们起义的象征,这是我们革命的精神!”。我郑重地接过红布带并且戴上,仿佛我就是起义军的一员。我紧握着红布带,深深地注视着它,那一刻,我紧握的不仅仅是手中的红布带,更是当年革命党人根植于心的红色信念,我仿佛置身于起义部队浴血奋战的地方,它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红色纽带,将革命的风云和今天的岁月静好连接在一起,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因此,这条红布带,是广州起义最鲜明的标志,是起义战士的识别带,也是广州苏维埃政权的象征,更是革命之火淬炼而出的时代印记!
   “我是共产党人梁桂华,学武术,是推翻不了吃人的社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人梁桂华被国民党反动派缓缓押出来,但他的眼神里,透露着的却是坚定的意志与无畏的精神。梁桂华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起义烈士,他一心向党,向着新中国的未来,参加过广州农民习讲所的学习,参加过工人运动大罢工、参加过伟大的广州起义,为老百姓翻身,他期望老百姓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当家作主,不再受人欺负,创造出老有所养,子有所教的新中国。
    “急什么,我梁桂华这条命,你们拿去便是,这辈子,值了。”冰冷的枪头,仍然熄灭不了梁桂华炽热的革命之心,“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就是伟大的大无畏精神,我深深地佩服到当年的普通百姓和起义者们,他们面对着枪林弹雨,仍然抄的镰刀,拿着锄头,抛头颅,洒热血,无畏地向前冲去,向着胜利的曙光冲去,向着光荣的革命冲去。穿越历史时空,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回顾历史,正是靠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需要始终保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
       虽然广州起义失败了,五千七百多名革命战士和起义群众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但是在辽阔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声势浩大的革命风暴,是共产党人对国民党反动屠杀政策的一次英勇反击,是一场震惊中外、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派的反动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参加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斗争,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熄的革命火种。让广州起义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激励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奋斗!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