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

一刀一世界,一竹一人生

一刀一世界,一竹一人生。一片片竹板上刻下的是文字书画,留下的却是繁荣的非遗文化,过去的种种都能在这小小的竹板上一窥全貌,文明就诞生在这一方天地中。作为一门古老的竹刻技艺,留青竹刻为非遗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旷日积晷,时境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泱泱大国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民族绚烂文化的见证与传承。
为深入了解留青竹刻的文化历史、制作工艺,感悟其创作理念,悠久历史及匠人坚守的信念,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竹影泥痕,古韵传世”小分队集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国泥人博物馆,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留青竹刻承人乔瑜老师进行采访、参观制作工艺、实操留青竹刻等活动,学习竹刻非遗文化。小分队运用多媒体全程记录采访对话、工艺制作、感悟分享等环节对实践活动进行记录与整理。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竹子作为曾经的书写材料,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刀刃与青竹摩擦碰撞,洒落丝丝碎屑,指尖微动,优美的线条便被永远留在了上面,竹子并未失去坚韧笔直的外表,反而获得了更为丰富细腻的美感,一件艺术品便诞生于这方寸竹刻之间,。
留青竹刻的传承并非为了取利,而是为了传承竹刻那份真挚的技艺,在一份份竹子上刻下世间最亮节,高雅的意象。竹子有君子之风,诗书画印汇聚于一个小小的竹片,展现出一种非常美的意境,而竹子又被视为是君子品性的代言,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笔者以为,在匠人长时间与竹刻为伴,在漫长岁月中一笔一划创作后,这份光明磊落,冰清玉洁的君子之风必定也深深的感染了竹刻匠人,使他们在漫长而枯燥的竹刻过程中保持一份平静从容的气质。也正如乔瑜女士所说,在一代一代竹刻匠人的传承之下,他们早以不拘泥于世俗名利金钱,而是追去与竹刻精神那一份谦虚,高雅,平静,祥和,积极与乐观。从乔瑜女士家族走出来的匠人也是剔除了属世的那一份浮躁与浅薄,追求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源远流长的竹刻文化。
当我们透过大师们精细的刀法看到这些竹刻作品上面静淌着的栩栩如生的花鸟树木,感受到在岁月痕迹里不断沉淀和焕新的的生命力时,我们也不免发出疑问,当代年轻人要如何对留青竹刻进行传承,又如何借助新媒体使其成为大众能耳熟能详的物件?这些仍然考验我国对留青竹刻的传承保护与发扬的能力。正如乔瑜女士在采访中提到的,竹刻本意是为传承而非盈利,且竹刻的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打磨,正是如此,许多年轻人犹豫不决,最终还是与竹刻传承失之交臂。而竹刻这样一种农耕时代的产物又要如何与现代化社会接轨,如何在新媒体充斥的世界中做好宣传,以及在政府的资助下有着更多元的销售渠道。在这个资本喧嚣,金钱至上的社会,若是接受资本是否就意味着功利化竹刻,毕竟前车之鉴依旧历历在目,当非遗过多的与资本挂钩,是否会失去其纯真纯粹的本质,反而沦落为圈钱的工具;而若是与资本背道而驰,又如何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下普遍心浮气躁的年轻人中打出一片天地呢?
笔者相信,对于竹刻的传承与发扬,社会依旧在大力探索。譬如竹刻体验活动,让顾客亲手体验竹刻的乐趣与静谧,再让匠人用激光进行雕刻修饰。乔瑜女士认为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虽然制作的最终产品也许不尽人意,但是顾客却获得了宝贵的体验,在雕刻中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又能促进竹刻的延续传承。因此无论是大众还是传承者对竹刻的未来与发展都充满信心与期盼。竹刻的未来也一定前途可期。
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小分队队员学习留青竹刻的历史文化,感悟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助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文化底蕴,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一刀一世界,一竹一人生

一刀一世界,一竹一人生。一片片竹板上刻下的是文字书画,留下的却是繁荣的非遗文化,过去的种种都能在这小小的竹板上一窥全貌,文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