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

探索任城煤矿,见证绿色启航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曲阜师范大学“乌金焕绿,炭寻未来”社会实践队在任城区的调研,为我们揭示了传统煤矿产业向绿色转型的生动篇章,也让我对绿色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煤矿区里,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它们像是历史的遗物,又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空气中弥漫着细微的粉尘,每次呼吸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粗糙感。我走进矿井,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矿工交谈。他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缓缓说道:“我在这井下干了大半辈子,以前煤炭行情好,大家都一门心思挖煤,可没太在意这环境。现在你看,这到处都是问题,心里也发愁啊。” 他的话语里,有对过去的怀念,更有对现状的忧虑,也让我深刻意识到煤炭产业绿色转型的迫切性。

技术促发展

  在探索煤炭清洁生产技术的过程中,我参观了煤炭洗选厂。巨大的机器轰鸣声中,煤炭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环节进行清洗和筛选。技术人员详细地为我讲解每一道工序,从原煤的破碎到杂质的去除,再到精煤的分离,每一步都蕴含着科技的力量。我亲手触摸着经过洗选后的精煤,它的质地更加纯净,那一刻我明白了,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还能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是我关注的重点。我走访了多家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的工厂,看到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煤矸石,经过破碎、粉磨、混合等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了一块块坚固的砖块和一张张平整的板材。在土地复垦项目现场,我看到工人将煤矸石进行处理后,回填到废弃的矿坑,然后播撒下绿色的希望。几个月后再来,这里已经长出了嫩绿的青草和矮小的树苗,曾经的荒芜正在被生机勃勃所取代。

  智能化开采设备的应用,让我看到了煤炭产业的未来。在宽敞明亮的控制室里,操作人员坐在电脑前,通过屏幕就能实时监控井下的开采情况。他们轻轻点击鼠标,远处的采煤机就能精准地切割煤炭,运输皮带也能有条不紊地运转。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保障了矿工的安全。而在探讨煤炭与新能源结合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前沿的理念和技术,比如利用煤炭发电的余热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燃料与风能、水能互补等。这些创新的思路,让我对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充满了信心。
 

绿色发展。引领未来

  这次实践,就像一场深刻的人生课堂,让我从书本知识走进了现实世界。我看到了问题,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挑战,更看到了无数人为此付出的努力。我深知,绿色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煤炭产业一定能够实现 “乌金焕绿” 的华丽转身,在 “炭寻未来” 的征程中,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光明大道。回顾这次社会实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实践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煤炭这一传统的 “乌金” 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绿色生机,在 “炭寻未来” 的道路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而努力奋斗。(通讯员伏明雨)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