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漆彩流芳承千年,青春匠心续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为推动非遗文化守正创新,近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智童传,漆艺新生——以青春科技助力非遗传承实践团”走进扬州漆器厂,开展沉浸式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实地探访漆器制作工艺,体验螺钿漆扇传统技法,在实操与观摩中感悟中华漆艺的匠心传承与深厚文化底蕴。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汉唐走向兴盛,明清达至巅峰。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其髹饰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中,实践团在韩锋老师带领下走进漆器厂展览馆,仿佛穿行于时空长廊,触摸千年漆艺的发展脉络。展厅内展品琳琅满目,大型漆艺屏风《喜鹊登梅》尤为夺目:梅花或含苞如胭脂,或盛放似白雪,纹理精致若暗香浮动;枝头喜鹊或梳羽振翅,或昂首高歌,神态灵动。作品动静相衬,巧融自然生机与人文雅韵,令队员们驻足沉醉。此外,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等意象被巧妙融入各类漆器摆件,尽显扬州漆器精巧细腻的工艺之美。
                         
随后,实践团前往制作车间,近距离观摩螺钿漆扇全流程制作。匠人们专注于每道工序——切割、打磨、髹漆、镶嵌,每一步都凝聚着技艺积淀与文化精神。作为扬州漆器代表性技法,螺钿工艺以珍珠贝、云母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磨成薄片后按图案精准切割,再镶嵌入漆面,呈现出熠熠生辉的画面。工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切割要稳,镶嵌要准,哪怕一点偏差,整体美感就会失衡。”
                                    
实践环节中,亲手制作螺钿漆扇成为最受期待的环节。在专业老师指导下,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切割贝壳、设计图案、完成镶嵌。操作虽不复杂,却处处考验专注力与耐心。一把把承载创意与心意的漆扇逐渐成型,大家在创作中体会到“技在手中,艺在心中”的非遗精魂。
 
此次走进扬州漆器厂,既是一次技艺体验,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从车间匠人的沉默坚守,到展馆漆器的古雅神韵,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非遗所承载的工匠精神与中华文化温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