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意识,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工薪火”实践团赴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中国船舶第十二研究所开展专题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展厅、走进实验室,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科研精神的力量与传承。
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科研展厅。一张张泛黄的设计图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记录着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一件件老旧的实验设备静静陈列在橱窗中,诉说着从无到有、攻坚克难的故事。“这是上世纪70年代自主研发的船舶动力核心部件,当时没有先进设备,科研人员靠算盘反复演算,在车间里连续奋战三个月才最终攻克技术难题。”工作人员介绍时,成员们围在展品前,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重点内容。
在实验室区域,成员们见到了正在调试设备的科研团队。年轻的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时而交流探讨,时而俯身记录参数。实践团成员、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岳乐成感慨道:“原来书本中的‘工匠精神’,就是在无数次实验中坚守,在每一个技术难点前不轻言放弃。”研究所的李工程师则回应:“你们年轻人掌握的是更新的理论,但科研工作中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劲头,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传承的。”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科研工作的真实场景与严谨过程,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背后的坚持与付出,进一步增强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实践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专业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传承“秦工”精神,为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