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人工智能学院非遗文化探寻之旅——“遗脉相承”小分队山西吕梁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
    来源:河北传媒学院 遗脉相承实践队
   为深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工智能学院“遗脉相承”小分队于7月3日至7月6日,前往山西吕梁市汾阳市等地,开展了非遗文化调研与传承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量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秉持“探寻非遗根脉,科技助力传承”的宗旨,聚焦古建筑文化、传统技艺以及民俗艺术等领域,充分融合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全新路径。在碛口古镇,小分队深切感受黄河畔千年的文化积淀:对古镇明清商埠布局与黄河沿岸古建筑群进行考察,详细记录木雕、砖雕、石雕的纹饰工艺及其文化内涵;走访百年老字号“天元居”,深入学习国家级非遗山西老陈醋的酿造技艺与文化内涵。通过与当地居民、非遗向导的交流,梳理古建筑的历史变迁与基层文化保护实践,深刻领会“文化遗产是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
   走进享有“皮影之乡”美誉的孝义贾家庄,小分队在三皇庙、宋家大院等地仔细欣赏皮影艺术,了解到一件皮影需历经3000余刀手工雕刻的精湛技艺与匠心精神,聆听传承人口述技艺传承的故事,体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探访婚俗、面塑等民俗文化,感知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明确青年在传承创新中的责任。
 
   队员们还深入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开展沉浸式学习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系统了解皮影木偶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亲自实践皮影雕刻(选皮、制皮、雕刻、着色)与操纵技巧,分组编排皮影剧目。调研剧团的运营模式、人才培育以及剧目创新情况,记录传承人口述的技艺保护困境,结合专业知识思考非遗活化的有效路径。
   此次“遗脉相承”小分队的活动,是学院学子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范例。既使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探索科技与非遗融合、助力传统文化传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使命,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