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21日电(通讯员 汤信洋)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忆峥嵘岁月 看今朝辉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东林书院和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探索文化发展及工业发展的历程。
团队来到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这座位于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的古老学府,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学术传承,更是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踏入书院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气派的石牌坊,正面镌刻着“东林旧迹”四个大字,背面则是“后学津梁”,寓意着东林书院一直是后生学者们文化交流的渡口和桥梁。牌坊上的火烧痕迹,默默诉说着书院历经沧桑、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坚韧。穿过牌坊,泮池内的睡莲与几尾小鱼悠然自得,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团队成员感受文化氛围。汤信洋 供图
随着脚步的深入,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书院内的核心区域——东林精舍。这里陈列着东林书院的格局模型和介绍东林文化的宣传匾额,让人瞬间沉浸在那段辉煌的历史之中。继续前行,便是书院里最主要的建筑——丽泽堂。堂内古朴典雅,楹联、匾额错落有致,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丽泽堂内,团队成员们细细品味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千古名言。这句出自东林书院的名言,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学子勤勉治学、关心时事的生动写照,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灯塔。
东林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令人感受到那股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学术追求。从顾宪成等东林先贤的生平事迹中,人们能深刻体会到了他们“读书、爱国、担当”的东林精神。他们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更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疾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人士大夫精神。
东林书院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学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同时也孕育了独特的东林精神——即“读书、爱国、担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林学子。

团队成员在东林书院门口合影。汤信洋 供图
团队来到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是一座承载着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辉煌历史的重要博物馆。此次实践活动,我有幸踏入这片历史的沃土,近距离感受了无锡乃至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一进入博物馆,成员们便被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所吸引。这里通过大量的文物、原有的生产设备以及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发展和繁荣。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感受到了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和实业报国的精神。

团队成员了解中国工商业发展历程。汤信洋 供图
在博物馆的核心区域,人们能够亲眼目睹完整保留的一条面粉制作工艺流程线。从毛麦仓、清麦间到制粉车间,每一步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这些保存完好的机器设备,不仅展示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了无锡民族工业的辉煌成就。
通过深入参观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团队成员们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亲历了无锡乃至中国民族工商业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今日辉煌的曲折历程。馆内每一件珍贵的实物展品,每一段详尽的历史记载,都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艰辛,以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奋斗精神。
在这些历史遗迹的见证下,团队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历程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创业维艰、创新为魂的道理。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实践活动的尾声临近,团队成员们满怀敬意与感慨,在博物馆门口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这张合影,不仅是对本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更是对先辈们创业精神的致敬与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深刻的感悟与宝贵的经历,继续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在无锡中国工商业博物馆门口合影。汤信洋 供图
(通讯员 汤信洋)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