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领梦者·弘帆“三下乡”特色课程纪实:多维教育赋能乡村儿童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通讯员:汪逸恒 李博文 邵一乐)2025年7月5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号召,领梦者・弘帆实践团于近期赴乡村校园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实践活动。团队秉持“跨学科融合、情景化教学”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了一套特色课程体系。该体系紧密围绕思政启蒙、文化传承、生命安全等多维度教育目标,开设包括“红色旋律传唱课”“经典国学课”“CEPF生命安全教育课”在内的系列特色课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引导乡村儿童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红色旋律传唱课:红歌里的思政启蒙与爱国情怀
 
    该课程以《我和我的祖国》《龙的传人》等经典红歌为载体,构建"旋律学唱—历史解读—情景演绎"的教学框架。通过简谱视唱培养音乐感知力,结合动画短片讲述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如《我和我的祖国》中人民群众的爱国事迹。在"红歌情景剧"环节,学生分组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全班合唱《龙的传人》时自发站立,眼神中流露出对民族与国家的深厚情感。课程巧妙地将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课后学生不仅能熟唱红歌,还能讲述其历史背景,真正实现了"以歌育人、以情传志"的教育目标。
 
经典国学课: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国学课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通过动态历史图谱展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重点讲解孔子"仁爱"思想和孟子"民为贵"的民本理念。课程设置"古今教育对话"环节,将"有教无类"与当代义务教育制度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公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学生通过情景剧演绎经典故事,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课后,学生自发组织"班级小老师"活动,传播国学经典,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CEPF生命安全教育课:爱国从守护生命开始
 
    安全教育课以消防安全为主题,通过理论讲解、实物认知和实操演练,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与责任意识。课程强调"守护生命安全就是爱国行动",结合火场模拟演练,训练学生冷静应对危机的能力。课后测试显示,学生能规范操作消防设备,掌握逃生技能,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实际行动。
 
本课程体系通过创新性的学科联动,实现了“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实践为径”的教育目标。在“礼义廉耻”国学教育与武术课程的深度融合中,学生们不仅领悟了传统武德“以武止戈”的和平精神,更在招式演练中切身感受到“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这种教育模式使课堂专注度显著提升,证明了跨学科教学的独特优势。团队将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两弹一星”科技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报国事迹培育创新精神;同时拓展中外语言素养课程,帮助乡村儿童树立文化自觉与国际视野。这一系列创新实践将持续探索乡村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