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彰显本色 用“美”增彩添色
连日来,与当地沟通设计理念与蓝图后,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超老师、学院副教授李凤仪老师及四女寺镇第一书记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根据运河实景,精心设计布局,发挥专业特长,勾画房屋外立面,充分结合四女寺镇运河文化精神,以画笔描绘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为建设新农村贡献青春力量。
定位、勾线、调色、上色,在这些学生繁忙而有序的勾勒下,一幅幅精致的绘画与墙体巧妙融合,昔日单调的墙面瞬间“活”了起来,将党的方针政策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墙上,扮靓了乡村,传递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与内涵,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文化墙”的绘制,既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将艺术融入了乡村生活,让别具特色的文化墙成了政策宣传墙、文明新风角,推动乡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双提升,以“文化墙”助推“文化强”,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下一步,第一书记将以此次艺术墙绘活动为契机,扮靓“面子”、做细“里子”、谋划“路子”,聚焦文旅运河、乡村振兴等,由表及里提升村居生态环境,由内而外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而我们的团队
用“寻”延续孝德 用“拾”珍藏运河
在墙绘之余,花少队员们旋即开启了全新的探索篇章。他们走进底蕴深厚的四女寺镇,沉浸于其两大文化灵魂——“孝德精神的不朽殿堂”与“运河史诗的地理坐标”。
在庄严肃穆的四女祠,队员们屏息凝神,聆听那穿越千年的回响——《四女奉亲》的孝悌故事仿佛在梁柱间低语,诉说着至纯至善的人伦光辉。
转身于运河之畔,古堤烟柳处,他们追寻着“九河归流”的浩荡足迹。脚下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眼前仿佛重现了当年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壮阔图景,感受着这条黄金水道所承载的沧桑变迁与磅礴伟力。
这一程,是用脚步丈量古今,用心灵对话千年。在孝德的温情与运河的雄浑之间,队员们完成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时空穿梭。
借“绿”绵延胜景 凭“清”润泽长河
运河畔,垂柳拂波,白鹭翩跹。曾经泥沙淤积的河道,如今一湾碧水映照天光;昔日裸露的堤岸,而今层叠绿意蜿蜒如带——这幕“河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是四女寺镇践行“借‘绿’绵延胜景,凭‘清’润泽长河”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实践队队员们也为守护这一生态环境而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自发前往运河畔捡拾河畔垃圾,绘就“水草丰美、万物共生”的胜景。
回首实践之旅的点点滴滴,从墙面绘制到文化调研,以丹青绘运河,三韵赋新篇为主题活动,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政策构想,它是每一个乡村、每一位农民的心之所向、情之所系,关乎着最真实、最迫切的民生福祉。花少实践团将会继续致力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开展,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篇章,共同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