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吉林财经大学“吉心向党,税愿华夏”民族团结实践团:研学千时扬青春梦,疆行万里聚民族情

挖掘地方红色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实践团成员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感受新疆本土文化,领略新疆的民族风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参观中,全体成员身临其境般走过新疆红色革命的伟大历程,深刻领会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体成员将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和理论实践,为中华民族大团结与中华文化的崛起贡献吉财的智慧和力量;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新疆在很早的时候就与我国其他地区一道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抗战艰苦年代,一批优秀的中共党员、进步人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不畏艰险,奔赴西北边陲。冉冉的红星闪烁,点点的星火攒动,从小小讲解员的身上,我们更是看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无限可能共同追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深刻感悟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先烈忠贞不渝、前赴后继的为民情怀,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毛泽民故居,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伟人毛泽民故居参观,它由一座四合院组成,风格古朴典雅。故居北面是土木结构的两间半平房,当年由毛泽民亲自设计,于1940年8月建成,现在依然保持着原貌。实践团全体党员站立在毛泽民半身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汲取前行力量;实践团成员走进新疆财经大学参观金融博物馆,了解新疆红色财经历史,重温红色历史,激发实践团队成员爱国热情,增强精神力量,传承红色精神。
 
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  感悟新时代职责使命
民族团结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参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吐鲁番博物馆,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感受吐鲁番的历史人文和乡村振兴的崭新风貌。实践团队在新城西门村通过走访入户、参观党群服务中心,切身感悟新城西门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城西门村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
  实践团队走进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一中学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团日活动。团队成员积极组织策划了一场让鲁克沁镇第一中学的高三学子们印象深刻的主题团日活动,包括讲一次党课、颂一手红色诗歌、介绍《我的大学生活》、团体心理辅导等等,高三同学们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团队成员也从此次活动中受到了鼓舞和启发;先后前往鄯善县额敏郡王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等地,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感受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走进基层、走进生活、走进群众的方式,实地参观了葡萄大棚,并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近距离了解了葡萄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情况;前往国家税务总局鄯善县税务局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税收发展和改革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先进经验。  
聚焦财经专业 开展“青春强国行”
作为财经类院校学生,实践团成员走进鄯善县税务局与青年税务工作者进行交流座谈。鄯善县税务局团委书记对实践团成员介绍边疆地区税务工作者的常态,税务工作坚守着“为民收税 为国聚财”的使命,联系着几千万企业纳税人、数亿自然人纳税人和十亿多缴费人,税务局始终把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优质高效智能税费服务,让纳税人缴费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本次交流座谈意义非凡,不仅使实践团成员更加了解基层税务工作的重大意义,而且使得实践团成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为民收税 为国聚财”为发展方向与目标,“忠诚担当 崇法守纪 兴税强国”为国家税收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成员走进新疆财经大学与信息管理学院师生进行座谈交流。两校老师介绍了各自学校和学院概况,并就学生工作、学生组织建设、学科竞赛、就业育人、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两院学生代表也分别就各自学院的特色活动进行了经验分享,信息管理学院马晓莉同学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平台宣传、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本次座谈会,不仅增进了两校、两院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为双方在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方师生达成共识未来将在线上、线下加强联动,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财经力行报国   绿色产业惠民利民
为响应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民族团结工作,实践团来到三个桥村进行走访,走入基层,发挥专业优势,让当地人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民族政策;与新城西门村居民进行交流,深度了解当前绿色产业经济形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起为新时代文明建设出力。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西门村地处吐鲁番市高昌区西郊,葡萄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亚尔镇西门村,人们通过吃葡萄、写葡萄、画葡萄、唱葡萄,舞葡萄,形成了独有的葡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城西门村调研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新城西门村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在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他们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葡萄干深加工,销售鲜食葡萄,发展好民宿、葡萄采摘体验、亲子游等乡村旅游产业。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多措并举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探索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践团来到三个桥村,在村民带领下观看乡村振兴成果,了解新疆乡村文化建设新气象,街道两边民居外墙涂了一层黄土,上面绘制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墙画,村民们积极生产艾德莱斯绸、桑皮纸、陶塑等独具特色的产品,全体成员深入基层与农民们一同摘葡萄、干农活,发扬自找苦吃的精神。
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绿色”产业才能真正惠及农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振兴乡村,让村土成为一片“风水宝地”。同时,这样的特色产业对于破解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城乡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定也必然要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至此,为期十二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大家一起住宿、一起调研、一起工作,相互照应、同甘共苦,深刻领悟到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要为建设新时代大美新疆贡献大学生的青年力量,以财经报效祖国、助力乡村振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独特价值,讲好新疆故事。通过推动文化润疆工程,增强新疆各民族人民群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母体的认同感,以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此次实践活动已落下帷幕,我们新时代的吉财学子就是要保持艰苦努力奋斗的姿态,练就过硬本领,勇于自找苦吃,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做好新时代的弄潮儿,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不断推进吉林财经大学学子们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助推中华民族在圆梦路上抵达新的高度。用美好青春诠释梦想的力量,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传递吉财人的优秀故事。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专注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专注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把教育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今年暑假,来自清华大学“薪传计划”品牌实践项目的5支实践队,联合中

大学生消费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