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如何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灵成长环境,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为基层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25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河滨路社区,以一堂融合趣味与知识的心理课堂,为当地儿童搭建心灵成长的“安全岛”,用青春力量守护童真心灵,助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合影 邵珥琴供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大脑里住着哪些情绪小精灵吗?”实践团成员以热映电影《头脑特工队2》为切入点,正式开启“情绪大作战”心理课堂。荧幕之上,“乐乐”带着阳光笑容传递快乐能量,“焦焦”的出现则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焦虑情绪的影响……借助电影经典角色设定,实践团将抽象的情绪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鲜活可感的“情绪小精灵”,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情绪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随着剧情推进,当青春期新成员“焦焦”主导电影主角茉莉的大脑,将其他情绪精灵关进“情绪压抑保险箱”时,孩子们的心也随之揪紧。“焦焦来了,我会心里慌慌的,晚上怎么都睡不着!”结合自身经历,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焦虑时刻,原本安静的课堂化身“拯救茉莉”的实战场,大家踊跃讨论应对焦虑的办法,童真的话语里满是对情绪探索的热忱。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心理知识 陈静涵供图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掌握情绪管理方法,实践团设计多层闯关环节:在“情绪压抑保险箱”趣味判断题中,引导孩子们明白“情绪本身无好坏,及时疏解是关键”;“记忆迷宫”环节里,实践团成员让孩子们在课后认真书写属于自己的“焦虑清单”与“快乐清单”,把模糊的担忧转化为具体条目,又从快乐回忆里汲取战胜焦虑的力量,“原来我有这么多开心事儿呀,焦焦就不可怕啦”,在实践团成员轻柔的引导语中,孩子们闭眼想象专属的宁静空间,借助这个心理工具,孩子们学会在焦虑来袭时,回归内心的“安全岛”寻求安抚。孩子们在闯关成功收获“乐乐勋章”“忧忧勋章”“焦焦勋章”的同时,悄然掌握了情绪管理的密码。“‘我不够好’‘我很强大’,这些不一样的自己,拼凑起来才是独一无二的你呀,要记得无条件爱自己哟!”课程尾声,实践团成员用温柔又充满力量的话语,引导孩子们接纳自我的全部。从最初构思课堂框架,到反复打磨游戏环节的题目与规则,再到现场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表情、灵活调整引导节奏,实践团成员在这场心灵陪伴之旅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图为孩子们课堂认真聆听的场景 陈静涵供图
教育的真谛,在于以心灵触动心灵,以成长陪伴成长。当实践团成员用耐心与创意,将心理健康知识化作童趣探索之旅,当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社区课堂不断响起,这场双向奔赴的成长故事,正生动诠释着“五育并举”的育人温度。知识的甘霖浸润童心,关爱的阳光温暖童年,这些稚嫩的心灵如破土新芽,在“五育”融合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西安外国语大学实践团守护儿童心灵晴空的行动,也将化作星星之火,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育人接力,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让青春力量与童真梦想同频共振,书写新时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温暖篇章,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心灵根基。
通讯员:苏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