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师范大学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青禾护苗·心网护航队”正式启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将在7月15日至22日期间,深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凤凰社区,围绕“农村中小学生手机沉迷状况调研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展开系列实践。此次活动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依据,结合《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92.7%农村未成年人依赖手机,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率显著更高”的数据背景,针对性开展实践。团队由校心理中心潘俊星老师指导,其在心理健康及手机/短视频成瘾领域经验丰富,发表相关论文5篇,主持相关项目2项,为活动提供专业学术支撑。
团队前期筹备充分,不仅完成了多元成员的合理分工——涵盖实践调研、拍摄采访、财务后勤等岗位,还邀请潘俊星老师开展专题培训,内容包括中小学生心理特征、手机成瘾研究前沿、社会调研方法、科普宣讲技巧及心理沟通策略,并设计了针对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通过量化调研(问卷收集手机使用行为及心理健康数据)、质性深挖(分层访谈学生、家长、教师及留守儿童家访)、行为观察(记录学生日常行为、社交互动及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同时,举办了“健康用网,远离沉迷”主题讲座与互动活动,普及沉迷手机的危害与预防策略,并针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树洞”计划,提供情感支持。
据团队负责人杨诗雨介绍,团队成员入校后依次开展问卷发放、科普讲座、深度访谈、家访、成果整理等工作,预期形成《农村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及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报告》,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学生健康用网的意识,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同时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紧扣“教育强国”精神,聚焦社区学生网络沉迷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通过调研与引导,力求为社区教育发展与儿童成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