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从珩琅叠翠到西河古韵,用实践读懂红杨文旅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滁州学院唐静雯
从珩琅叠翠到西河古韵,用实践读懂红杨文旅
七月七日至十一日,滁州学院赴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探文旅融合密码实践小分队前往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进行了解。实践小队通过前往珩琅山、西河古镇等地来深入了解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希望通过微薄之力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珩琅叠翠处,诗画入云来
坐落于红杨镇的珩琅山,坐拥湾沚区最高峰之誉,青弋江如碧带环绕山脚。山间两峰对峙,林木葱茏,常年有鹭鸟群栖,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北宋年间佛教在此兴盛,"九华佛光出珩琅" 的传说流传至今,南宋珩琅塔、灵观寺等古迹见证着千年岁月。如今,这座免费开放的登山胜地,以 985 级镌刻全国高校校训的台阶成为独特标识,让攀登者在征服海拔的同时,感受书香浸润。实践队员拾级而上,于文曲长廊驻足,在山顶极目,亲身丈量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团队向游客介绍珩琅塔  唐静雯供图

图为在珩琅山拍摄的珩琅塔  陈晰月供图

图为在珩琅山山顶拍摄的风景图  陈晰月供图
墨韵西河,锻铁生花
西河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藏着非遗传承的温度。实践小队专程拜访当地铁画匠人陶老师,队员唐静雯、张洵作为代表,在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中学习铁画制作技艺,亲手触摸这项国家级非遗的刚柔并济。此外,经过简易培训,队员们化身古镇讲解员,在新四军第三支队纪念馆等历史点位前,为游客讲述西河的抗战记忆与岁月故事,让沉睡的历史在生动叙述中苏醒。

图为陶师傅讲解制作铁画技巧   唐静雯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方天赐在为游客讲解相关内容  唐静雯 供图
驭风驰骋处,绿野深呼吸
毗邻的红杨和平森林公园,则是另一番静谧天地。8000 余亩林地覆盖着 90% 以上的植被,高浓度负氧离子成就 "天然氧吧"。春夏之交万鹭齐飞的奇观、10 公里生态骑行步道串联的四季景致,让这里成为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队员们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在漫步林间时读懂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共生之道。
 
图为实践小队在红杨和平森林公园与游客游玩  唐静雯 供图
占地 4800 亩的红杨汽车体育公园,以国际标准赛道与多元户外项目点燃活力。特色房车营地、林间木屋与窑洞民宿,更让游客得以夜宿自然。实践小队与景区游客中心联动,为往来游客提供指引服务,在欢声笑语中感受 "运动 + 度假" 的新业态活力。
 
图为实践小队在红杨汽车体育公园合影  唐静雯 供图
这五天的实践行程中,队员们既触摸了珩琅塔的斑驳砖石,也感受了铁画锻造的炽热温度;既聆听了古镇的抗战回响,也体验了运动与自然的碰撞。这场文旅融合的探秘之旅,不仅让滁州学院的学子们读懂了红杨镇 "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翼" 的发展密码,更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绽放光彩。(通讯员:唐静雯)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