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无锡文化深度探索与工业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无锡文化深度探索与工业发展轨迹
中国青年网无锡721日电(通讯员 顾丽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团队开展“寻‘访’赤忱心,探‘行’浩山河”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变化发展和历史成就,缩影化探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用实际行动探寻建国75周年的历史变迁,以基层、地方的发展进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欣欣向荣,展现建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祖国的伟大与富强。团队成员锡常组一行5人于2024年7月21日赴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书院和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开展了无锡市文化和工业发展的探索社会实践。
7月21日团队成员来到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书院,对东林书院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解。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由北宋学者杨时于北宋政和元年创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由无锡当地的保护、修葺和改建,今天走进东林书院,团队成员看到的雕梁画栋,庄严气派之貌是经无锡市政府于2002年修葺后的样子。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仅高悬于书院千百年,更是成为许多贤人治世的共同心声,从小团队成员就学习这句话,传承着其中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而学习,立志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夏日炎炎,书院游人稀疏,显得格外冷清,但正是因为现代人们的脚步罕至,这里仍保留古色古香,有着浓厚的古典文化色彩,人们可以来到这里,静静地感受文化的气息,深厚的历史画卷在此缓缓展开,毫无断流地衔接着现代的文化历史,团队成员不仅可以寻找学习先人的精神和事迹,更能在此接续历史,传承生生不息的东林精神。

图为实践成员在参观。顾丽烨 供图
东林书院由北宋学者杨时于北宋政和元年创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由无锡当地的保护、修葺和改建,今天走进东林书院,团队成员看到的雕梁画栋,庄严气派之貌是经无锡市政府于2002年修葺后的样子。

图为实践成员合照。顾丽烨 供图
无锡是中国近代实业家的摇篮,工商文化是刻在城市性格中的基因,也是无锡区别于其他城市重要的特征之一。为了了解工商文化基因,团队走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这里能看见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百年风貌,也能看到无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无锡传统概念的城中边缘,振新路北端,南面与国棉四厂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临运河并以运河为界。
该博物馆以无锡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保留保存的老建筑为基础,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等均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这里曾是荣氏兄弟创办的无锡茂新面粉厂,是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典型标本,从创办新生被毁重建到新生,这里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变迁,如今这里以实情实景还原展现中国民族工商业起源和发展,工厂原有厂房均为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它是荣氏家族发轫之基,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缩影,荣氏兄弟在艰苦的环境下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开厂办学修路筑桥,为无锡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馆内还设有民国商贸一条街,再现当年繁华的三凤桥、惠山泥人等老字号名店的商铺,走在这里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底蕴,先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值得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铭记。

图为实践成员在讲解。顾丽烨 供图

(图为实践成员观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丽烨供图)
 
这里曾是荣氏兄弟创办的无锡茂新面粉厂,是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典型标本,从创办新生被毁重建到新生,这里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变迁,如今这里以实情实景还原展现中国民族工商业起源和发展,工厂原有厂房均为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
刘昱摄
  • 实践成果
  由东林书院的文化记录,团队成员不仅可以寻找学习先人的精神和事迹,更能在此接续历史,传承生生不息的东林精神。2006年,东林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无锡市梁溪区东林书院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东林书院的保护和发展,团队成员可以体会到团队成员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人们在工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仍然保护传统,传承着历史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增长了近30倍。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而无锡市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大势中,正是传承先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发展,已经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有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地标性产业。
  基层、地方的发展进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欣欣向荣,团队成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长在新时代的温暖阳光下,心中无比骄傲,并将以先人的精神为自己的前行的精神基础,勇往直前。
(通讯员 顾丽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无锡文化深度探索与工业发展轨迹

无锡文化深度探索与工业发展轨迹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团队开展“寻‘访

民族同心·乡村健康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暑期实践团队“彝盟知行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了以“重踏彝海结盟路,乡村振兴健康行”为主题

星火微光,照亮盲路

我国南航“光盲之路”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