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武汉大学“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湖北湖南分队实践纪实

2023年7月末至8月初,武汉大学“知行并济,共研帮信”暑期实践队湖北湖南分队队员前往各地方法院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们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事研究,对法院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采访。
 
01 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
7月19日,“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的许翔同学前往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进行调研,其间,许翔同学同岳阳县人民法院刑庭蔡庭长展开访谈,以期深入了解当地帮信罪相关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蔡庭长首先介绍了实践中帮信罪的立法目的与产生背景,对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审理帮信罪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且重点探讨了对实施帮信犯罪的青年群体的处理办法。
通过这次访谈,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基层帮信罪实际情况,方知信息网络诈骗防不胜防,无关年龄,无关学历,作为帮信罪重要受害群体的青年群体更应该加强反诈知识学习,不贪小惠,不谋小利,不断提升个人法律素养,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切莫误入帮信泥潭。
蔡庭长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对帮信罪的特点以及各项标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基层法院审理案件的细致入微,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与决心,以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不断加强法学理论学习,争取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02 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和湖北本九律师事务所
2023年8月4日至8月7日,武汉大学“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成员,武汉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向语宇前往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和湖北本九律师事务所展开实践调研,通过与基层法院法官和一线律师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前恩施地区帮信罪的治理状况。
王桥法官首先介绍了恩施市帮信罪的基本状况。在帮信罪的具体认定方面,王桥法官进一步从“明知”要素、帮信罪与其关联犯罪的划分和“情节轻微”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认定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恩施市帮信罪的治理现状,王桥法官向社会公众倡议: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
向天泉律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于帮信罪的立法背景和目的的看法,以及帮信罪的设立对于律所在处理类似犯罪上的具体影响。向律师进一步介绍了在处理帮信罪案件中的问题和困难。从三类涉案人员的角度,向天泉律师分析了帮信罪司法适用的成效与不足。同时,向律师分享了个人对于帮信罪的司法扩张趋势的看法和对于帮信罪的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的展望的建议。最后,向天泉律师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每个人都应该树立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价值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03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7月28日,“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成员潘丽帆同学前往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调研,其间,潘丽帆同学同周健文法官展开访谈,以期深入了解当地帮信罪相关情况。
访谈伊始,周健文法官便为实践队成员介绍了宜昌市帮信罪治理的增长情况和区县差异,并对于帮信罪的立法背景和目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实践队成员问到当前帮信罪治理的困境时,周健文法官直言目前帮信罪的治理仅能触及表象,尚不能真正达到事实清楚的证明标准,因此,法院在认定犯罪构成时往往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司法实践标准。在此基础上,周法官对帮信罪的治理提出期望,希望能够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厘清帮信罪和上游犯罪之间的界限,以便在适当时刻将帮信罪这一轻罪转换为相应的重罪,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
最后,周健文法官对社会公众提出倡议,希望大家在上网过程中增强辨别能力,尽量访问正规网站,守好自己的钱包;也希望高校学生能够帮助地方法院进行理论宣传,以促进我国帮信罪的法治建设。
“我们必须深入生活”,访谈过程中,周健文法官的回答耐心细致、鞭辟入里,使实践队成员对当下帮信罪的治理现状、困境、以及高校法学学生能够提供的帮助的了解更加深入实际。 
 
04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
    2023年8月16日上午八点半,武汉大学“知行并济,共研帮信”暑期实践队成员来到丹江口市人民法院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何玉立与刑事庭赵法官进行了有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赵法官首先介绍了实践中帮信罪的立法目的与产生背景,对本地区帮信罪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对于如何认定和裁量“明知”这一有争议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要加强对于帮信罪的公众普法教育,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要审慎对待出借自己银行卡的行为,不要抱有赚快钱的侥幸心理,避免掉入违法陷阱。最后赵法官对于未来公检法单位处理帮信罪案件的主客观认定方法、处理措施和诉讼程序的发展方向作出解答。
    整个采访过程融洽顺利,实践队队员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进行提问,受访者以自身丰厚的法学素养和实践经验,对实践队队员的问题进行了清晰透彻、深入浅出的解答。
    通过此次采访,让实践队队员对帮信罪的实际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认知,实现“知行并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访谈结束后闲谈过程中,赵法官也提出,希望大学生不仅是法科生能多参与有关法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和参加普法宣传活动,为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05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
8月16号上午10点,“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队成员吴优来到浏阳市人民法院调研,有幸采访到刑庭宋娇法官。
宋娇法官首先详尽地介绍了三年来浏阳市人民法院审理的帮信罪案件情况,依次从数量,犯罪人特征,定罪量刑标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接着宋娇法官谈到了帮信罪打击对象的现状与理想尚存的差距,当失足百姓受到了法律的有效处置,但上游犯罪人却无处追踪,令人愤怒而无奈。
此外,宋娇法官以一线审判工作者的角度,十分专业地解答了案件审理中“明知”这一主观方面认定的方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宋娇法官十分犀利地点明了目前帮信罪认定方面的困难,检察院有意缩小帮信罪适用范围而适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而法院所持意见则相左。宋娇法官也表示这一争议目前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仍在讨论中,相信不久就有统一的结论。
访谈过程中宋娇法官还邀请其他法官发表意见,大家各抒己见,令我受益匪浅。本次访谈我得到了来自浏阳法院和宋娇法官的支持和帮助,调研成果丰硕。 
 
06 湖北锋范律师事务所
7月29日,潘丽帆同学来到了其本次实践的第二站——湖北锋范律师事务所,与该律师事务所的郭义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访谈过程中,郭义律师表达了其对帮信罪立法目的和罪名的看法。他认为,帮信罪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被列为独立罪名之后,便为司法机关打击信息网络犯罪领域中的帮助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而同样的,帮信罪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辩护空间,即“主观明知”这一构成要件的认定。在这里也体现出了律师与司法机关司法立场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被问到处理帮信罪案件时遇到的困难时,郭律师说,律师和当事人在案件的处理方式上总是会出现思维方式的差异,律师们认为不宜做犯罪处理的情形,当事人却往往希望通过认罪认罚从轻而轻易认罪。 
访谈的最后,郭律师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律师的职业期望:“最高院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我们尤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运用的,力争做到不枉不纵,更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07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和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7月23日,尹思源同学来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和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与周庭长、书记员徐叶银、法官助理吴云华、法官助理颜诗琪、书记员程元锴进行了深入交流。
访谈过程中,受访人对实践队成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周庭长表达了其对帮信罪立法目的和罪名的看法,随后,尹思源同学与之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实务区分帮信罪和掩隐罪的问题,并共同探索面对主观恶性较小的涉案年轻人的具体处理方法。
 
08  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
8月1日,潘丽帆同学又前往了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进行实践访谈。
在宜昌市西陵区基层人民法院,廖健薇法官接受了潘丽帆同学的访谈。廖健薇法官为实践队成员介绍了当地帮信罪的整体发生率以及区县差异,并表达了自己对该罪立法背景和目的的看法。此外,廖健薇法官认为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应该能从立法上和实践中对该罪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定罪量刑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指导,目前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笼统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认识也是不一的。紧接着,廖健薇法官还对在校法学生的法律学习生涯提出建议,她认为,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她更希望在校大学生要经常走出去,因为仅具有理论知识,在实际办案中是远远不够的。潘丽帆同学对此也深有感触,法学生应当勇于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弥补应然学习和实然应用之间的差异。
 
09  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检察院
在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检察院,潘丽帆同学同王兵检察长展开了座谈。王兵检察长从对帮信罪进行审查起诉的检察官的角度,对该罪的相关法律技术问题进行细致回答。例如,在该罪采取的强制措施方面,帮信罪嫌疑人一般是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这对应了该罪是轻罪这一实际特征。对于分工明确的团伙作案案件,一般对主犯进行逮捕,而对从犯都是采取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而在认定“明知”这一犯罪构成要件时,王兵检察官指出,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采取“揣测”、“可能”这样的话术来逃避罪名。
访谈过程中,王兵检察官对实践队成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帮助实践队成员进一步深入了解了该罪的犯罪构成认定、实践阻碍以及适用特征等相关问题。访谈的最后,王兵检察官也表达了其对帮信罪这一罪名的看法,他认为,帮信罪这一罪名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但立法目前只设置了三年的最高刑,对帮信罪的打击力度还是比较轻,无法达到遏制犯罪的目的。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实践故事——朱贺

实践故事——朱贺

在这次“胡杨青年服务基层,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工作中,我充分地认识到了人的一生很短,而世界很大,我们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时

奔赴群山,来带有温度与深度的课堂

支教队员们的脚步在大山的泥泞小路上留下交错的印记,用关怀叩开孩子们深埋心底的思念与扶养人无法言说的艰辛。8月5日至20日,“为爱黔

大山里,上好一堂红色教育课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清晨的革利乡中心学校传来庄重的口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爱黔行支教队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