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知行并济、共研帮信”——武汉大学法学院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化数字化等趋势的影响之下,帮信罪已经成为2021年以来全国刑事犯罪起诉人数第三大罪名,并且持续高位运行。2023年6月至8月,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实践团队成员分别前往浙江、广东、山东、四川、江西等地的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展开调研,与法律工作者们着重探讨了罪名成立的背景、司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实际成效以及不足等问题,将自身所学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于实践中感受法治温度。
 
“知行并济,共研帮信”——法院调研
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成员走访各地法院,与法官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基于前期文献梳理和数据分析总结而成的提纲进行提问,法官就目前帮信罪在实务中的争议问题,如行刑衔接、卡内资金等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作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向实践队员分享其在审理帮信罪案件中遇到的追赃挽损、“明知”的认定等方面的困难,并对帮信罪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见解,建议实践队关注普法教育宣传及学术探讨研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帮信罪的区别,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助力更好地预防与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问一答当中,实践队成员对帮信罪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知行并济,共研帮信”——检察院调研
作为法律监督和公益诉讼机关,检察院对帮信罪提起刑事追诉,对犯罪嫌疑人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在打击帮信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往各地检察院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基于检察院工作的内容特点,检察官们从案件起诉特点、刑事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总体特征等不同剖面不同维度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成员们对帮信罪的认识。其中着重提到,未成年人以及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不能完全辨别,同时求财心切,成为帮信罪的主要风险群体。青年学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主动提供线索并开展普法工作,在预防打击帮信罪的过程中勇担社会责任。
 
“知行并济,共研帮信”——律师事务所调研
律师事务所不同于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实践队员前往深圳、武汉等地律所,与长期处理帮信罪案件的资深律师进行访谈,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体会到法律工作者中不同主体思维方式的差异。律师们在访谈中提及,帮信罪最大的辩护空间就是“主观明知”要件的认定,从律师律所的角度着重分享了证据收集方面的困难,表达了“不枉不纵,合理维权”的期望。与律师共同探讨帮信罪治理问题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多层次多主体共建共享法治中国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坚实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