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领略泱泱齐风,感受淄博琉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民族记忆,需要人人都树立起保护非遗、尊重非遗、传播非遗的意识,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非遗文化更好的保护传播传承下去。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陶琉国艺馆小炉匠任波琉璃艺术工作室,与工作室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任波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了解感受琉璃这项传统的技艺,更好的传播这项传统非遗技艺。
  琉璃起源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琉璃制品在我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在淄博琉璃手工技术代代相传可考的历史已有800多年。晶莹剔透的琉璃是淄博最具特色的历史名片之一。它在色彩形态方面要求严格,不但讲究审美,更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国手工艺人智慧的结晶。
 图为工作室里摆放的琉璃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欣悦 供图
  淄博自古就是琉璃生产、使用的重要地区,琉璃文化传承千年而熠熠生辉。淄博琉璃造型别致,色彩斑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琉璃制品的工艺精湛,技术要求高,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1月2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陶琉国艺馆小炉匠任波琉璃艺术工作室。实践队员通过与琉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波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琉璃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的变化,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亲手体验并制作了一个琉璃工艺品。琉璃的制作过程极快而且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原料在1500多度的高温加热融化后,要用工具快速塑性,否则琉璃变硬之后,形状就很难做出调整了。
 图为实践队员在老师指导下制作琉璃摆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欣悦 供图
  实践队员观察到,在任波老师的琉璃工作室中,陈列着大大小小、十分精美的琉璃作品,小到昆虫、水母、花草盆栽,大到有着美好寓意的柿子、葫芦以及一些工艺装饰品,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的精美,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地练习和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从一个纹理、一片花瓣制作,再到将每个部分拼接、修补,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心血来完成。
 图为实践队员与任波老师交流琉璃制作工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欣悦 供图
  在与任波老师的交谈之中,老师提到当今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对于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有着很大的帮助。老师提到,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工艺传播提供了新思路。2015年微信开始兴起时,任波老师当机立断选择创立了“小炉匠”微信公众号,将灯工工艺的技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介绍琉璃灯工工艺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非遗可以吸引到更多爱制作爱手工的人来了解学习这项技艺。很多来自国内五湖四海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了解到琉璃这项传统的非遗技艺,并将这项技艺又传播到五湖四海去。2022年后,仅景德镇就涌现出40多家灯工工作室,70%都由任波老师的学生创办。截止目前,任波老师已经带动了上千名学生来了解学习传播琉璃这项传统技艺,也在国内各个地区已经开办了接近两百家工作室。
  实践队员在参观工作室和体验制作琉璃的过程中,被琉璃这项传统的非遗技艺深深吸引。淄博琉璃文化传承已有800多年历史,琉璃制作需要娴熟的手工技术和造型技术,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塑造生动的形象,展现出琉璃的色彩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淄博的琉璃鼎盛时期在改革开放后,现在琉璃厂开始转型升级,推出文创产品等新生事物,延续了传统的琉璃烧制技艺,并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古典美的复兴热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向世界介绍传统中国琉璃元素和美学色彩,传播中国声音。(通讯员 徐欣悦)
 图为实践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领略泱泱齐风,感受淄博琉璃

领略泱泱齐风,感受淄博琉璃

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陶琉国艺馆小炉匠任波琉璃艺术工作室,与

神采奕奕云飞扬,玉手纤纤丝作画

神采奕奕云飞扬,玉手纤纤丝作画

为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情况,2024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

一缕金丝炫五彩,一技传承唤生机

一缕金丝炫五彩,一技传承唤生机

2024年1月27日,“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云仙景泰蓝掐丝技艺工作室,一同揭开非遗传承的面纱。

“盐”传古今,“韵”声载道

“盐”传古今,“韵”声载道

为加大传统非遗技艺的保护工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于1月23日来到山东省寿光市侯镇岔河盐场,探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