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爱润心田,温暖困境儿童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马涵硕
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的暑期实践足迹,带着青春的温度踏入日照市利群社区——在日照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一场以“阳光护花 照亮未来”为主题的困境儿童关爱行动正式开启。
“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这支青年队伍怀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初心,用脚步丈量需求,以行动传递温暖:他们不仅是困境儿童成长路上的陪伴者,更试图通过精准服务,编织一张多方协同的关爱网络。从聚焦孩子们的多元需求,到探索长效帮扶的可能,这场实践正让青春力量化作照亮童心的光,让志愿精神在呵护成长的细节里落地生根。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队员向孩子科普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冯端瑞供图
专业团队精准护航,搭建靶向服务框架。本次实践以“精准服务、温暖赋能”为核心导向,集结跨学科团队与多层次服务梯队,保障服务专业规范。
“前期两周深入三地调研,摸清困境儿童需求:85%的孩子盼着研学活动,60%的家长缺科学育儿知识。”“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负责人介绍,基于调研结果,团队明确划分心理关爱、教育支持、资源链接三大服务板块,让每一项服务都对准真实需求。
“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从筹备之初就敲定“精准识别、专业服务、多方协同”的行动框架,力求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触达需求痛点。这支融合理工科、地理、心理学等多学科力量的团队,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在心理关爱环节,“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队员们依托《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标准化工具,为600名孤困、留守及流动儿童建立动态跟踪档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记录,而是随服务推进持续更新的“成长轨迹图”。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孩子,“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打出差异化帮扶组合拳:为低风险儿童开通月度电话回访通道,实时掌握生活学习变化;为中风险儿童设计“情绪管理工作坊”“同伴互助小组”等团体活动,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帮他们提升心理调节能力;高风险儿童则由2名持证心理咨询师牵头,提供一对一专业咨询,借助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游戏等技术疏解压力、重建自信,让心理关怀从“笼统覆盖”转向“精准滴灌”。在物质帮扶上,团队聚焦200名有明确需求的困境儿童,启动“微心愿”暖心行动。不同于统一采购的粗放模式,队员们按成长阶段精准匹配物资:为低龄孩子备上色彩鲜亮的画笔套装和图画故事书,让他们在涂鸦与阅读中放飞想象;为高龄孩子选耐用的运动器材和科普读物,鼓励他们在运动中强体魄,在探索科学里拓视野。
每份定制礼物中,都附带着“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队员的手写的温馨寄语,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们的期许。在“微心愿”集中发放现场,孩子们捧着心仪的礼物,眼神里闪烁着惊喜的光:低龄儿童迫不及待地拆开画笔套装,在纸上涂画出稚嫩的色彩;高龄少年摩挲着崭新的篮球,脸上漾起腼腆的笑容。这些细微的雀跃,正是精准帮扶最动人的注脚。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队员与困境儿童共同参与活动 通讯员邵一家供图
从心理关爱的分层施策到物质帮扶的按需定制,“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用专业与用心,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触达孩子的成长需求。这种贴着地面走、跟着需求做的实践,不仅让困境儿童感受到被珍视的温暖,更为构建常态化、精细化的关爱体系写下生动注脚,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童心的路上持续发光。
此次行动是曲阜师范大学实践育人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生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明确,将以本次实践为起点,深化同日照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常态化协作,通过系列化服务搭建多维度关爱矩阵,提炼可复制的实践范式,为基层儿童关爱体系建设注入青年动能。
在这份持续投入中,更多困境儿童将触摸到社会温度,在陪伴中勇敢生长,绽放生命光彩。而这支充满朝气的青年团队,也将带着这份责任,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服务的赛道上,继续书写关于爱与成长的鲜活篇章。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队员和孩子们的合影 冯端瑞供图
(通讯员: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