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纪都园兴同富路,乡野春苏振兴图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汹涌澎湃。为探索寿光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寿光市纪都现代农业园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寿光的三个模式,了解寿光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于7月21日下午,“一路前行”实践团前往纪都现代农业园,由队长张艺锦带领,线下成员全部参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寿光日光温室,学习“寿光精神”,探索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调研寿光蔬菜产业对潍坊市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三下乡途启新程,纪都园里觅春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纪都现代农业园。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了解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值高达110亿元,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每天发布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成为全国蔬菜市场的“晴雨表”。寿光蔬菜产业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从种子选育、种苗推广、设施农业、精深加工到物流贸易等领域全面发力,构建起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全链条发展布局。通过数商兴农工程和组织助农直播等活动,寿光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寿光还规划建设了蔬果类预制菜产业园区,推动了蔬菜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1 为园区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述全产业链发展理念。
  郑安慧  摄
寿光构建了以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果蔬批发市场为辅助、村级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上行市场体系。其中,亚洲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占地面积达3000亩,成为全国十大专业集盟市场之一。通过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形成,寿光蔬菜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为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更是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寿光蔬菜远销国内外,成为亿万家庭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
科技织锦全链兴,寿光菜香满乾坤
通过参观,实践团了解到寿光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从最初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到如今的第七代智能温室,寿光人不断探索农业科技的新边界。第七代大棚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远程操控和监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同时,寿光还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通过开发寿光蔬菜供应链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农事行为AI智能识别库,构建了贯穿蔬菜行业全链条的智慧生态系统。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寿光深知其重要性。为此,寿光连续出台五轮蔬菜种业专项扶持政策,引进中国农科院等12家科研机构,自主研发蔬菜品种达277个,成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寿光不仅提升了种业创新能力,还推动了种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蔬菜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
图2 为实践团参观农业园的种子墙。
  郑安慧  摄
图3 为农业园培育的种子。
  郑安慧  摄
寿光在蔬菜标准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8年,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成立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标志着寿光在蔬菜质量标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中心由4名院士领衔的67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开展蔬菜标准集成与研发、模式输出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同时,寿光还探索形成了培训指导、认定服务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在全国认定了72家标准化推广基地,有力带动了各地蔬菜产业的转型提质。
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88个。同时,寿光还打造了“乐意蔬菜”、“七彩庄园”等中国驰名商标,提升了寿光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高端销售渠道建设,寿光蔬菜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品牌扬帆通四海,乡野焕彩共富来
通过与讲解员的谈话,实践团了解到在未来,寿光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理念,深化蔬菜产业体系改革,推动蔬菜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通过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乡风文化铸魂工程、生态赋能乡村工程等举措,寿光将全力打造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城乡共同富裕样板区。在农业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寿光将走在前、挑大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寿光力量。实践团也将以微薄之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纪都园兴同富路,乡野春苏振兴图

纪都园兴同富路,乡野春苏振兴图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汹涌澎湃。为探索寿光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

纪都园区纪实:寿光蔬菜的科技革命

纪都园区纪实:寿光蔬菜的科技革命

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7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赴“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团

探路菜乡云链处,数字动能兴农贸

探路菜乡云链处,数字动能兴农贸

为响应国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号召,深入调研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模式,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走进前往